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的水稻高产示范区,来自广西水稻主产县(市、区)的植保技术人员、种粮大户和农资经销商齐聚一堂,沿着田垄细细察看水稻长势——这是2025年科学安全用药培训暨水稻一喷多促单产提升技术现场观摩与交流培训活动的生动一幕。
此次活动聚焦水稻种植前沿技术,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通过推广科学用药方案与先进种植技术,提升农民科学安全用药水平,助力水稻单产提升。
“我国水稻生产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植物免疫诱抗技术产品,以及一喷多促、植物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等,有效提高了病虫害防控水平,促进了水稻稳产增产。”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会长周普国在会上指出。
活动现场,水稻一喷多促单产提升免疫诱抗技术的应用效果引人注目。记者俯身拨开稻株,示范田的增产“密码”清晰展现: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剑叶宽厚挺立——这是植物免疫诱抗剂激活的“自我防护力”。
据介绍,示范田主要应用了“正业一号”(正业海岛素+田润禾)免疫增产方案。植物免疫诱抗剂“正业海岛素”对人畜毒性低、环境相容性好、作用谱广,其原理在于激活作物自身免疫系统,诱导其产生防病抗逆能力。“田润禾”(24%井冈·乙蒜素微乳剂)能够预防稻瘟、稻曲、颖枯、褐变穗等多种真菌细菌病害,在直接抑制病原菌的同时,还能诱导水稻产生防御酶,增强抗病性并促进早熟。
示范田在水稻分蘖末期(封行)、破口期至齐穗期各喷施1次免疫增产方案后,表现出显著优势:剑叶青绿宽长,茎秆粗壮,活秆成熟,平均每丛有效穗数比常规田增加20%;对纹枯病的防效达90%,比常规处理提高20%,同时大大减轻稻曲病、褐变穗的发生;田间抽样测产显示,湿谷亩产达803.92公斤,比常规处理增产11%。
据统计,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和组织下,正业海岛素已经在全国40种作物上开展了实验,进行了应用技术开发、试验示范以及应用推广,对各类作物有明显的防病、抗逆、降低农药残留等作用,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增产10%~15%,果树作物增产15%~20%,蔬菜作物增产25%以上,同时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率30%以上。目前,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5亿亩次以上。
“科学安全用药对农业生产来说意义重大,其不仅是让农作物免受病虫侵害的坚实护盾,更是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防线。”平南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谢安颖表示,水稻是平南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平南县积极试点示范推广一喷多促技术,在实践中已初步看到了其在促进生长、增强抗性、减药增效方面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