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喷多促”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通过一次性喷施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抗旱保水剂等,达到防治病虫、促生长发育、促灾后恢复、促籽粒增重、促单产提升的多重效果。
一、防治对象:
玉米螟、棉铃虫、粘虫、双斑萤叶甲、蚜虫、大斑病、茎腐病等。
二、防控时间:
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灌浆初期。
三、技术措施:
1药剂选择
①杀菌剂。防治大斑病、茎腐病等可选用吡唑醚菌酯、嘧菌酯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等。
②杀虫剂。防治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及其复配制剂;防治蚜虫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杀虫剂。
③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氨基酸叶面肥等,补充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④生长调节剂。可选用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等,调节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玉米的抗逆性,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喷施方法
①喷施工具。玉米中后期植株高大,喷药难度大,要选择适合的施药机械,优先选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大面积集中连片地区且田间无电线杆等障碍物的可因地制宜选择农用有人驾驶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航化作业。
②参数设置。针对植保无人飞机,建议飞行速度3-5米/秒,施药液量3升/亩;飞行高度(离作物冠层的高度)根据载荷重量适当调整,载荷重量<30升的飞行高度2-3米、载荷量≥30升的飞行高度3.5-4.5米。规划好施药飞行线路,不漏喷、重喷,田边地头等大型植保无人机无法作业到的地方,注意人工补喷。
③ 喷施时间。一般选择在无风天进行,上午9时前至下午6时后,避开正午高温时间喷施。留意天气预报,喷后24小时内遇到中到大雨,要及时补喷,以保证防治效果。
3注意事项
①规范用药量。亩用药量要严格按照标签标注的剂量使用,防止盲目加大药量导致药害产生。
②合理配药。注意交替、轮换选药剂,混配药剂时要按先微肥后农药、先难溶后易溶、先稀释后混配的顺序,先配成母液,再倒入其他容器加足水量二次稀释成药液。药液要充分搅拌混匀,喷药要细致周到。
③安全操作。农药包装废弃物及作业结束后剩余药液要集中妥善处置,严禁随意丢弃和倾倒;严禁在水源附近配药、施药,避免出现意外中毒事件和环境污染现象,保护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