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和消费量最大的调味品,年种植面积超过3200万亩。其中,用于加工辣椒和干辣椒用途的辣椒占比60%,用于鲜食的辣椒占比40%。
我国辣椒产业在最近40多年里实现高速度发展,是通过5次产地向优势产区转移升级实现的。品种更新与栽培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未来要提高中国辣椒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办法,关键在于到产量更高的优势产区、到适宜机械化的优势产区、到适合规模化的优势地区生产……
日前,2025宁夏种业博览会在石嘴山市平罗县开幕。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作主旨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辣椒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相关阅读:好种子在平罗!加快打造西北种业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
回顾
我国辣椒产业的五次大转移
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从1980年代的400万亩,发展到2000年的2000万亩,到2015年达3220万亩,在2015年至2024年,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200~3400万亩之间。
邹学校介绍,中国辣椒产业40年实现高速度发展,是通过5次产地向优势产区转移升级实现的。品种更新与栽培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第一次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现了华南地区冬种辣椒大发展。在这一时期,广东、海南、云南等省份大面积种植辣椒,实现华南、西南优势辣椒产区的大发展,开启了南椒北运时代,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第二次转移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品种更新和栽培技术创新是第二次大发展的原因”,实现了辣椒消费区就近(当地)提质增效。
在这一时期,冬种辣椒因需长途运输,产品不新鲜,消费者愿意高价购买本地产的新鲜辣椒。为了增加本地供应量,选育了适合当地种植的极早熟、极晚熟品种,创造了春提早、秋延后、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扩大了辣椒种植面积,辣椒上市供应时间大幅延长,部分地区实现周年均衡供应。
第三次转移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向华北优势产区转移,实现了华北地区辣椒产业大发展。在这一时期,由于辣椒就近生产区因需求增加,大规模连片连续种植,造成病害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
而华北地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产量高、病害少,辣椒种植产量高,相对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华北地区成为了优势产区。随着我国交通条件改善,促进了辣椒的范围销售。此外,辣椒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厂化加工的实现,也带动了低价椒的需求增加和种植面积扩大。
第四次转移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向高海拔优势产区转移,实现了高山、高原辣椒产业大发展。
在长江以南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9月高温期间,因高温影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与此同时,7、8、9月也是台风频发季节,造成沿海地区辣椒生产受灾严重。此外,在21世纪初,交通条件更加便利,辣椒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第五次转移从20世纪末开始,由于高品质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条件改善,实现鲜食辣椒口感品质大幅度提升。
市场对于高品质辣椒的需求增加,设施栽培普遍应用,促进高口感品质辣椒,如螺丝椒、薄皮泡椒和嫩果尖椒等高端辣椒产业的发愿。高口感品质辣椒的基本标准包括了外观漂亮、商品性好、口感好、外果皮薄、纤维素含量低、有特别风味等。
挑战
第六次大转移去哪?
随着我国人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造成辣椒生产既没有不发达国家人工劳动力低的优势,也没有发达国家的规模效益,我国辣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我国辣椒国际贸易自2018年以后出现逆差,到2022年,印度和乌干达等国家的干辣椒抢占了我国干辣椒5%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干辣椒和加工辣椒面临着不少挑战。近年来降雨北移,原来的优势产区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在辣椒成熟季节雨水增加,造成辣椒病害严重,产量和品质下降,大规模提高了中国干辣椒、加工辣椒生产成本。
邹学校指出,未来提高中国辣椒国际竞争力的最有效办法,关键在于到产量更高的优势产区、到适宜机械化的优势产区、到适合规模化的优势地区生产。
据介绍,我国新疆地区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产业基础扎实成熟,是我国重要的辣椒优势产区。辣椒产业向西北优势产区转移,有望有效解决我国辣椒种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根据邹学校团队近年在新疆推广示范种植辣椒的结果测算,南疆地区种植适于发展加工辣椒和干辣椒产业的辣椒品种,亩产量可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同品种种植的4倍,达华北地区的2倍。
此外,相对于番茄、玉米、棉花等作物,在新疆种植辣椒还有比较效益。具体来看,辣椒因耐贮藏(2-3年),且主要消费市场在国内,效益有保障;棉花、番茄产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大,效益不可控;玉米效益稳定,但不理想。
近几年新疆种植辣椒的效益客观。以2024年为例,全区种植面积约160万亩,以亩产650公斤计算,亩产值约6000元,出去4500元成本,仍有1500元左右的亩净利润,这一数据在2022、2023年甚至更高。
机遇
新疆辣椒全产业链有望爆发
目前,辣椒在南疆和北疆均有较大的种植规模、较好的种植基础。南疆辣椒主要分布在巴州、阿克苏、喀什以及和田地区,4地州共种植辣椒107万亩。北疆辣椒种植主要分布在塔城地区和昌吉州,年种植56万亩。
在2024年,新疆辣椒种植面积约160万亩,其中加工辣椒约100万亩,红色素提取约60万亩,辣椒素提取约20万亩,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目前,在新疆从事辣椒科研单位和人员较少,只有天椒红安公司、新疆农科院拥有辣椒科研团队。新疆辣椒产业要实现大发展,本地的辣椒科研力量无法支撑产业的发展,需要全国辣椒科研力量支援。
在辣椒的机械化生产上,新疆日趋完善的水利和成熟的滴灌技术,促进辣椒产业在新疆的大力发展。兵团的管理模式和丰富的土地资源有利于辣椒在新疆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此外,新疆番茄、棉花完善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完全可以被辣椒借用。
在辣椒的规模化生产上,南疆有大量的大面积连片可开垦的轻度盐碱土地资源,可开垦的土地达数亿亩,是我国少有的地多人少的地区,发展南疆经济,选择合适的种植作物是关键,可以大规模开发这些土地资源发展辣椒生产。
据估算,在新开垦的轻度盐碱地种植辣椒,以亩产量600公斤,每亩种植成本4000-4500元、亩总产值6000元计算,一般每亩辣椒种植的净利润可达1000-1500元以上,每年能为新疆新增直接经济效益36亿-54亿元。
在辣椒价格低于12元/公斤,国内其他省区无法维持辣椒生产,而南疆仍能获得3000-4000元/亩的利润。假设70%左右转移到南疆,南疆辣椒种植面积将增加200万亩,将使南疆新增直接经济效益70亿元,新增社会效益200亿元,新增二三产业产值约800亿元。加上现有辣椒种植面积160万亩,新疆辣椒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1440亿元。
邹学校预计,在未来3-5年,中国70%的干辣椒和30%的加工用辣椒共计约800万亩辣椒将转移到新疆。由于亩产量差异,新疆将新增加200万亩辣椒,包括线椒50万亩左右、朝天椒80万亩、工业原料用辣椒70万亩。内蒙古和甘肃转移100万亩。
辣椒生产转移完成后,新疆辣椒种植面积将达360万亩,其中南疆面积300万亩,辣椒亩产值达到1万元,南疆辣椒产业将创造农业产值300亿元,带动二、三产业新增产值900亿元,共计1200亿元,进一步有效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在未来,还要对标国际辣椒市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用世界最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将南疆打造成机械化水平最高、规模化效益最好、最科学、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的辣椒产业高地。
来源丨综合自邹学校院士在2025宁夏种博会上的报告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