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5月份天气干旱,我省沿江地区部分田块无水播种,造成水稻播期推迟。目前,六月中下旬直播田水稻多数只有3-5叶。为了不误农时,切实加强迟播水稻播后田间管理,促进早生快发,提出如下技术建议。
一、干湿交替,促进基部有效分蘖。
直播田秧苗进入三叶期以后、移栽水稻活棵以后,应采取浅水促蘖的方式,干干湿湿管理。每次灌水深度2-3厘米,自然落干后再灌水,依次循环反复。在此期间,如果田间有冒泡、异味、黑根等现象发生,应放水晾田,增加土壤氧气,强壮根系,并及时上新水。这种“干干湿湿”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分蘖早生快发,确保亩有效穂。
二、早施肥增施肥,促壮秆争大穗。
直播田秧苗三叶后、移栽田活棵后,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结合追施硅锌肥等调节剂。苗情好、土壤肥沃田块少施,缺肥、苗情差的多施。当水稻进入8叶前后是施用调节肥的时期。但应注意,8叶施肥量不宜过多,否则易造成水稻倒伏。如果此时禾苗出现叶色青黄不均,或有脱肥现象,应及时补充高氮高钾复合肥,每亩用量为10公斤左右。施肥时要看田间长势,颜色深浓不追肥,叶色变黄、植株矮小要适当追肥。
三、加强水浆管理,调节群体结构。
田间开始“封行”(叶片遮住水面),应进行晒田控蘖。分蘖量不足的田块,可延缓晒田,干干湿湿促蘖,分蘖够了要及时晒田。应在拔节前晒田,做到“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晒到田间有微裂缝时即可。拔节后采用“浅-湿-干”灌溉,以保证土壤根系不缺氧。遇持续多天低于17℃低温或高于35℃的高温时应灌水护苗,减轻因气温变化造成的水稻损失。
四、科学除草,确保田间清洁。
播后20天以内进行一次茎叶除草,选择的除草剂种类和用量要根据田间草相而定。分蘖期间杂草要选择安全性高的药剂,尽量不用2甲4氯,防止药害。稗草可采用氰氟草酯防除。
五、及时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
肥料多和密度大的田块,如果长期深水淹灌会造成水稻长势弱,抗病、抗倒伏能力下降,且易发生纹枯病、稻瘟病等,应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要根据《病虫情报》做好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的化学药剂防治。防治稻曲病要打早,在水稻抽穗前10-12天进行第一次防治,在抽穗前5-7天结合打破口药进行第二次防治。
(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安庆综合试验站 陈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