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央视曝光一起假种子案!损失近1800万元
2025-07-13  浏览:955

      近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曝光一起假劣种子案,涉案损失接近1800万元。

      在去年春天,江西共青城市江益镇的中药种植大户王建伟,在其承租的50亩土地上播下了中草药种子——白术。他贷款购买种子、雇佣人工、除草施肥,期待能靠种白术有所收获。

      但是,几个月过去,他等来的不是丰收,而是满地的荒芜和上百万元的亏损。本应茁壮生长的白术药苗,被鸭跖草这一杂草所大面积取代,仅仅有少量的白术幼苗零零星星地夹杂其中,而且成活率极低。为此,他和妻子也争吵不断,落下个身心俱疲。

      这些种子,是王建伟在短视频平台上联系到一名省外商人购入的。对方承诺,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但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

      面对质疑,卖家一口咬定种子没有问题,说是当地水土不适合白术生长、王建伟的种植经验不足造成,但最后甚至玩起了“失联。在无奈之下,王建伟报警求助。

      01

      药田怪象:杂草分布呈井字形状

      由于本案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警方邀请江西中医药大学专家赶赴田间,联合踏勘。专家们发现,在同一海拔气候和水土条件下,在同一播种时间下,周边地块白术幼苗的长势良好,出芽率超75%,而王建伟田里的,却苗稀草密。

      更令人惊讶的是,鸭跖草是一种无规律生长的杂草,但在王建伟田里,鸭跖草的分布却呈井字形状,非常规律,与白术的播种条带一致。

      专家们进一步观察发现,播种机路过的位置,也长出了鸭跖草。这样规则的分布状况,基本可以推测,当初这些鸭跖草的种子,就是和所谓“白术”种子一起被混合种下地里的。

      02

      80克关键样本揭露掺假真相

      此后不久,当地另一名中药种植户王济东也报了警。和王建伟类似,他辛勤培育了白术几个月后,同样收获了大量杂草。他最初怀疑是自己技术有问题,但反复观察后,他认为问题出在了种子上。

      王建伟、王济东提供的购种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卖家——来自安徽亳州的刘丰产(化名)。随着调查深入,警方发现,案件竟然涉及全国多省份,有多名被害人,涉案金额巨大,达上千万。

      共青城警方迅速奔赴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紧锣密鼓调查取证。但是,几乎所有被害人都未保留原始种子样本,重要证据难以补全。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时,警方在安徽亳州找到了曾从刘丰产手中批发白术种子的经销商李成功(化名)。出于职业习惯,他保存了80克原始种子作为样本。

      警方立即将样本至江西中医药大学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样本存在较大比例的鸭跖草种子,其中,数量有限的“白术”种子,也是陈年的白术种子、苍术种子冒充的。

      中药材种子会经包衣处理,仅凭肉眼难以分辨真假。专家表示,这类伪劣种子不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更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03

      伪劣种子销售者被依法追责

      在关键样本鉴定结果出炉之后,案件的证据链最终逐渐完善,形成了闭环。警方在安徽亳州将犯罪嫌疑人刘丰产抓捕归案。

      刘丰产供认,2024年初,他前往河北安国等地,以每公斤300元-420元不等的价格,购入陈年的白术种子,并掺入每公斤价值约100元的苍术种子,以及更低价的鸭跖草种子,冒充当年新产的白术种子,以每公斤700元-800元的价格卖出。

      经警方查实,在2024年1月至3月期间,刘丰产总共向全国多个省份的16名被害人出售了2600余公斤伪劣白术种子,累计获利36万余元,造成被害人经济损失接近1800万元。

      目前,刘丰产因涉嫌销售伪劣种子罪,已被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04

      普法时间

      Q1

      什么是销售伪劣种子罪?它带来的社会危害是怎样的?

      A1

      销售伪劣种子罪,指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效能的种子,或以不合格种子冒充合格种子,致使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个罪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必须是明知是假种子、失效的种子,或者是不合格的种子而进行销售,目的通常是为了非法获利。

      在客观上,有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要有售假的行为。他销售的可能是假的种子,可能是因为过期、腐败变质、受潮等等而失去效能的种子,也可能是在质量上不达标的一些不合格种子。二是必须在客观上造成了生产遭受损失的后果。那么通常是指遭受2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或者是销售额达到5万元以上。

      销售伪劣种子罪侵犯了我国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破坏、危害农业生产安全,让农民蒙受经济损失,让农民勤劳致富的愿望落空,社会危害是非常大的。

      Q2

      能否给农户在购买和使用生产资料时一些提醒?

      A2

      国家对种子进行严格质量监督管理,对种子生产、经营整个环节进行质量监测和特许经营。农民在购买种子时,一定要透过正规途径,到有经营许可的农资商店购买。对于大面积种植的,最好能保留一些种子样本。以便一旦发生纠纷,能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种子是农业“芯片”,是粮食安全根基。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普通商品造假。一袋伪劣种子背后,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痛苦、一片土地的荒芜,更涉及到是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因此,对于销售伪劣种子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同时也希望农民朋友在生产中学会鉴别种子真伪,同时,一定要保留好充足的证据,这样在纠纷发生时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种子作证》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下一篇:“抖快看”全程发力亿佳和农业“福育703”玉米大单品流量增长签约成功举行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