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薪资金字塔,你在哪一层?
薪酬
薪水,可以说是当代打工人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衡量企业实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今天,农财君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了部分上市种企的高管、职工年薪情况,具体情况如何?一起来看看!
01
种企高管年薪悬殊
大北农董事长凭252.8万元领先
根据巨潮资讯网公开资料,农财君整理了各大种企高管职位、年薪及持股数,数据如下:
从市值来看,13家种企的市值分布在20亿元至173亿元之间,整体规模偏小。其中,大北农以172.9亿元的市值位居榜首,隆平高科(147.4亿元)和苏垦农发(133.1亿元)紧随其后,形成第一梯队。
这种分布可能与种业的技术门槛和市场特性有关。种业研发周期长、投入大,头部企业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资源占据优势,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此外,企业业务单一也可能限制其市值增长空间。
从年薪来看,不同企业高管的年薪差异显著:最高的是大北农董事长(252.8万元),最低的是敦煌种业总经理(15.85万元),两者相差近16倍。
其中,在一众高管中,年薪较高的分别是大北农、隆平高科、农发种业、荃银高科的高管,分别为252.8万元、217.28万元、152.93万元、138.3万元,年薪均超过了100万元。
丰乐种业、苏垦农发、神农科技及绿亨科技的董事长年薪排在第二梯队,年薪范围在50万元-100万元之间。其中,丰乐种业的董事长年薪为97.72万元,苏垦农发的董事长年薪为96.56万元,神农科技的董事长年薪为61.6万元,绿亨科技的董事长年薪为51万元。
第三梯队的高管年薪均为50万元以下,分别是秋乐种业的董事长39.56万元,康乐种业的董事长34.36万元,登海种业的董事长27.6万元,亚盛集团的董事长23.59万元,敦煌种业的总经理15.8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年薪与市值的关联性并不强。例如,市值排名第二的隆平高科,其董事年薪为217.28万元,而市值较低的农发种业董事长年薪却高达152.93万元,甚至超过部分市值更高的企业。
更值得注意的是,持股差异也反映了行业的发展阶段。持股较多的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倾向于通过股权激励激发高管活力;而持股较少的企业可能更依赖传统薪酬体系,或受限于政策与股东结构。
02
职工年薪层级分化明显
隆平丰乐荃银均超20万元/年
根据各大种企年报中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员工总人数/在职员工/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等数据,可计算出员工平均年薪及月薪水平。(注:本次薪酬分析不代表实际发放水平,不构成投资建议。)
从统计结果来看,种业上市企业平均年薪161274.87元,员工平均月薪在13439.587元左右。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种子企业薪酬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层级分化,这一现象不仅揭示了行业内不同企业间的经济实力与人力资源策略的差异,也反映了行业内的竞争格局和人才吸引力。
由表可得,月薪平均值可分为三个梯队,一马当先的是隆平高科、丰乐种业和荃银高科,其平均年薪均超过20万元/年,员工月薪平均值在16678-24286元,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可能与技术密集型业务(如生物育种)或高利润板块相关。
紧随其后的是秋乐种业、大北农、农发种业、苏垦农发、登海种业、绿亨种业,平均年薪在13万元-20万元/年,平均月薪为11262-15049元,中型企业或传统种业主导型企业,薪酬与平均水平接近。
第三梯队是康农种业、亚盛集团、神农种业等企业,平均年薪在12万元以下,月薪平均值在6828-9177元之间,略低于上市种企平均薪酬。
针对农业企业的薪酬分化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头部种企可以进一步强化研发投入,通过高薪留住核心人才,巩固技术优势。同时探索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机制,避免过度依赖现金薪酬。中小型种企可以聚焦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如特色作物种业),提升利润率以支持薪酬增长。以及联合高校或科研机构,以“产学研合作”降低人才成本。
总的来说,种业企业薪酬水平的分层现象反映了行业内在经济实力、人才吸引力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上的多元化特征。各企业需根据自身定位和发展阶段,制定符合实际的薪酬政策,以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作者|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