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拟入选成长型12个玉米品种数据大对比
2025-05-05  浏览:983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拟入选成长型玉米品种:

      (1)京科938

      国审玉20200328

      申请者:北京顺鑫种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1079×抗锈京2416

      特征特性:黄准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58厘米,穗位高92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长17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粗5.0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3克。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含量9.96%,粗脂肪含量4.24%,粗淀粉含量74.81%,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黄准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51.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3%。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5.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5%。

      栽培技术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左右。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等病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准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准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

      国审玉20243453

      特征特性: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6.1天,比对照京单58早熟1.0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87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长17.8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半马齿,百粒重38.0克。经鉴定,中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穗腐病,感南方锈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60克/升,粗淀粉含量74.48%,粗蛋白含量8.21%,粗脂肪含量4.42%,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组。2021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79千克,比对照增产10.1%;2022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752千克,比对照增产9.4%;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6千克,比对照增产9.7%;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6千克,比对照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5月下旬到6月上中旬,密度4500株/亩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瘤黑粉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沧州市北部、保定市北部夏播区,北京市夏播区,天津市夏播区种植。

      (2)C2235

      国审玉20196071

      申请者: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育种者: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R1751Z×HCL503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0.5天,与对照吉单27同期。幼苗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紫色,花药颜色绿到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7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行数16-18行,穗长192厘米,穗粗5.1厘米,籽粒颜色黄色、偏马齿,百粒重334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籽粒容重760克/升,粗蛋白含量8.17%,粗脂肪含量4.33%,粗淀粉含量76.63%。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75.8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19.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23.9千克,比对照吉单27增产27.6%。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4000-5000株/亩,较为适合密植,但要根据地力水平及时调整播种密度,肥地宜密、薄地宜稀,建议机械化精量播种;适时播种,春播土壤表层5-10厘米地温要稳定在10度以上,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底肥,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时期丢心防治玉米螟;玉米生长后期结合中耕、培土,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和通透性,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的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域种植。

      (3)现代959

      国审玉20210493

      申请者: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X006×京183

      特征特性:黄准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2.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3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4.1克。接种鉴定,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3.25%,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2019-2020年参加黄准海夏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0.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2%。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8.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3%。

      栽培技术要点:黄淮海夏玉米6月上中旬播种,中高水肥地块种植,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庙。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穗腐病、小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区种植。

      国审玉20243223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7.3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0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06厘米,穗位高11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类型半马齿,百粒重35.5克。经鉴定,高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70克/升,粗淀粉含量75.18%,粗蛋白含量10.13%,粗脂肪含量3.97%,赖氨酸含量0.30%。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833千克,比对照增产6.1%;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841千克,比对照增产5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44千克,比对照增产6.8%;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1千克,比对照增产5.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密度4500株/庙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穗腐病、灰斑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

      (4)益农玉18

      黑审玉20190035

      申请者: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哈尔滨市益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以R0102为母本,R04053为父本,杂交方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0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1900℃左右。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茎绿色。株高265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可见12片叶。果穗圆筒型,穗轴粉色,穗长19.0厘米,穗粗4.4厘米,穗行数12~16行,籽粒硬粒型、黄色,百粒重33.6克。两年品质分析结果:容重792克/升,粗淀粉72.06%,粗蛋白11.30%,粗脂肪5.37%。两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感大斑病,丝黑穗病发病率14.7%~24.9%,茎腐病发病率5.6%~16.7%。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07.1公斤,较对照品种克玉17增产123%;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058公斤,较对照品种德美亚1号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在适应区5月10日左右播种,选择中等以上肥力地块,采用直播栽培方式,公顷保苗9.0万株左右。每公顷施基肥10吨左右、硫酸钾100公斤左右、磷酸二铵225公斤左右,拔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300公斤左右。幼苗生长快,及时铲趟管理,注意防虫,及时收获。肥水条件差的地块,种植密度不宜过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050℃区域种植。

      (5)富民985

      吉审玉20176001

      申请者: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吉林省吉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吉林省富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801×FM1101

      特征特性: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穗长17.5厘米左右,穗行数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2克。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灰斑病,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抗穗腐病,感玉米螟。籽粒容重743克/升,粗蛋白含量10.46%,粗脂肪含量5.20%,粗淀粉含量71.06%。

      产量表现:2015~2016年参加绿色通道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345.8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4.5%;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09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4%。

      栽培技术: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6.5万株。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吉林省玉米晚熟区种植。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

      国审玉20190111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3天,比对照先玉335早熟1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9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形,穗长18.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1厘米,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7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61克/升,粗蛋白含量10.10%,粗脂肪含量4.16%,粗淀粉含量73.31%,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7-2018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37.3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9%。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7.4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8.2%。

      栽培要点:选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注意及时防治丝黑穗病。施足农肥,一般每亩施底肥玉米复合肥45千克,追肥尿素20千克。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熟春玉米区的辽宁省东部山区和辽北部分地区,吉林省吉林市、白城市、通化市大部分地区,辽源市、长春市、松原市部分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内蒙古乌兰浩特市、赤峰市、通辽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部分地区种植。

      (6)鲁单510

      鲁农审2015013号

      申请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济南市历城区仲宫农业技术推广站

      育种者: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济南市历城区仲宫农业技术推广站

      一代杂交种,组合为X1958/鲁系03-2。母本X1958是国外杂交种选系X9919/郑58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鲁系03-2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自育自交系。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全株叶片20~21片,幼苗叶鞘浅红色,花丝浅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7~9个,2014年生产试验点调查夏播生育期平均107天,比郑单958短2天。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63厘米,穗位104厘米,倒伏率1.1%、倒折率1.5%。果穗筒形,穗长17.7厘米,穗粗4.9厘米,秃顶0.9厘米,穗行数平均13.0行,穗粒数464粒,白轴,籽粒黄色、马齿型,出籽率86.1%,千粒重390克,容重744克/升。2013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弯孢叶斑病、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中抗矮花叶病。2014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1.9%,粗脂肪3.9%,赖氨酸027%,粗淀粉70.5%。

      产量表现:在2012~2013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669.3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0%,22处试点18点增产4点减产;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7.9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

      栽培要点: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鲁审玉20210013

      特征特性:株型紧凑,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天,全株叶片19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粉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8个。区域试验结果:株高263厘米,穗位95厘米,倒伏率0.6%、倒折率0.4%。果穗筒形,穗长154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粒数514粒,红轴,半马齿型、黄粒,出籽率874%,千粒重333.5克,容重749.7克/升。2018年经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弯孢叶斑病、茎腐病、瘤黑粉病、粗缩病、南方锈病,感小斑病、穗腐病。2018年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11.16%,粗脂肪4.04%,赖氨酸0.26%,粗淀粉70.51%。

      产量表现:2017年全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5000株/亩)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1.7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2018年全省夏玉米品种普通组(5000株亩)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6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5%;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9.5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

      栽培技术: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审定意见:全省适宜地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

      (7)龙生19号

      晋审玉20170013

      申请单位:晋中龙生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单位:晋中龙生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H-10×6868-2

      特征特性: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生育期127天左右,与对照先玉335相当。幼苗第一叶叶鞘紫色,叶尖端圆到匙形,叶缘绿色。株形半紧凑,总叶片数19~21片,株高290厘米,穗位115厘米,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大,侧枝姿态直,一级分枝3~5个,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26厘米,花药红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轴红色,穗长21厘米,穗行16~18行,行粒数40粒,籽粒黄色,粒型马齿型,籽粒顶端黄色,百粒重373克,出籽率87.5%。

      产量表现:2014年、2015年参加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普密组区域试验,2014年亩产9098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4%,2015年亩产964.2千克,比对照先玉335增产11.8%,两年平均亩产937.0千克,比对照增产9.1%。201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59千克,比对照增产8.6%。

      栽培技术:适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留苗4000株左右;中后期应适时追肥浇水;注意防治丝黑穗病、穗腐病、矮花叶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晋审玉20220101

      H-10×6868-2。2017年通过山西春播中晚熟玉米区审定(晋审玉20170013)。

      特征特性: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生育期128天左右,与对照大丰30相当;南部复播玉米区生育期103天左右,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株型半紧凑,总叶片数21片,株高296厘米,穗位111厘米。果穗锥型,穗轴红色,穗长19.3厘米,穗行16~18行,行粒数40粒,籽粒橙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6克,出籽率87.9%。经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抗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矮花叶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68克/升,粗蛋白8.78%,粗脂肪3.52%,粗淀粉75.92%。

      产量表现:2020年、2021年参加山西省金玉丰科企联合体春播早熟玉米区区域试验,2020年亩产891.4千克,比对照大丰30增产7.9%;2021年亩产948.8千克,比对照大丰30增产9.5%;两年平均亩产920.1千克,比对照增产8.7%。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964.1千克,比对照增产8.9%。2020年、2021年参加山西省金玉丰科企联合体南部复播玉米区区域试验,2020年亩产724.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2021年亩产750.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1%;两年平均亩产737.6千克,比对照增产72%。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1.7千克,比对照增产69%。

      栽培技术:春播早熟区适宜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南部复播区适宜播期6月上中旬;亩留苗4500株;一般亩施复合肥40千克作基肥,大喇叭期亩追施尿素15~20千克;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春播早熟玉米区和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

      陕审玉20230006

      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子叶圆形,株型半紧凑。株高260-325厘米,穗位高111厘米。总叶片数21片,叶色深绿,叶缘绿色。雄花分枝5-7个,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花丝浅紫色。果穗锥型,穗长19.8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18行,百粒重36.4克,红轴,籽粒黄色、半马齿型。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132.5天,比对照早0.5天。经鉴定:2020年高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灰斑病,感穗腐病和大斑病。2021年抗丝黑穗病和穗腐病,中抗茎腐病,感灰斑病,高感大斑病。经检测:容重736g/L,粗蛋白质(干基)8.47%,粗脂肪(干基)3.15%,粗淀粉(干基)76.14%。

      产量表现:2020年平均亩产900.0公斤,增产7.3%,增产点率100%;2021年平均亩产964.2公斤,增产9.6%,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932.1公斤。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0.4公斤,增产4.6%,增产点率85.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中旬-5月上旬,每亩适宜密度4500株,注意防治病虫害。

      审定意见: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十八次会议审定通过,适宜陕西省陕北渭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8)罗单297

      滇审玉米2019060号

      申请者: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罗单297”是罗平县高山玉米研究所于2013年春季在罗平用自交系R200作母本、DT927作父本组配杂交而成。组合R200×DT927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34天,幼苗第一叶顶端圆、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叶片弯曲程度弱、与茎秆夹角小到中。植株叶鞘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株高中,穗位中。散粉期极晚,雄穗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显色强、侧枝弯曲程度极弱到弱、与主轴的夹角小,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长、侧枝长度长、一级侧枝数目极少到少,花药花青甙显色中、花丝花青甙显色极弱到弱,植株茎秆“之”字形程度无或极弱,果穗穗柄短,锥到筒形穗,籽粒中等黄色偏马齿型,穗轴颖片花青甙显色无或极弱。平均穗行数156行,行粒数37粒,百粒重39.9克,出籽率85.2%。2017年区试,倒伏倒折率之和4.1%,倒伏倒折率之和≥10%试点百分率为16.67%;2018年区试,倒伏倒折率之和2.8%,倒伏倒折率之和≥10.0%的试验点百分率为0%。抗性鉴定结果:高抗大斑病、穗腐病、灰斑病;中抗纹枯病,抗锈病。品质分析结果:容重803g/L,粗蛋白质10.07%,粗脂肪3.91%,粗淀粉70.3%,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参加2017-2018年云南省高山玉米联合体品种试验,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788.9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8.3%,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3.3%,产量排名第2位;2018年区试,平均亩产808.7千克,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3.92%,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较对照CK2(平均值)增产1.48%,产量排名第4位。两年区试平均亩产7988千克,较对照增产16.11%,增产点率91.65%。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55千克,较对照增产9.7%,增产点率100%。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方式可直播或育苗移栽,宜春播,适宜播期4月上中旬。种植密度3300-4000株/亩左右。播种前要求施足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农家肥1000公斤作底肥;追肥尿素二次,每亩总计30公斤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同意通过审定。适宜云南省海拔1000-2000米玉米种植区种植。

      国审玉20210582

      申请者:罗平县高山玉米研究所、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罗平县高山玉米研究所、云南大天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R200×DT927

      特征特性: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出苗至成熟131.4天,比对照中玉335晚熟3.0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高119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形,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6行,穗粗5.0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6.7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中抗纹枯病,高感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含量11.37%,粗脂肪含量3.84%,粗淀粉含量73.55%,赖氨酸含量0.28%。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组出苗至成熟123.3天,比对照中玉335晚熟0.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5厘米,穗位高125厘米,成株叶片数17片。果穗筒形,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6,穗粗4.9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0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灰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小斑病、纹枯病,高感南方锈病。籽粒容重783克/升,粗蛋白含量11.94%,粗脂肪含量4.03%,粗淀粉含量7228%,赖氨酸含量0.32%。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999干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9.6%。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30.3千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13.2%。2018-2019年参加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21.3千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8.70%。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4.1千克,比对照中玉335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组:1.适时播种。一般适宜播期4月中上旬。2种植密度。播种前精细整地,每亩种植3800-4000株左右为宜。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适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苞肥。4.注意防治南方锈病。5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西南春玉米(中低海拔)组:1.适时播种,春、夏播均可,一般适宜播期4月中上旬。2种植密度。播种前精细整地,每亩种植2800-3200株左右为宜。3.肥水管理。重施底肥,适施苗肥和拔节肥,重施攻苞肥。4.注意综合防治病虫害。5及时收获,收获后及时脱粒、晾晒。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南春玉米(中高海拔)区的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及盆周山区海拔800-2200米的地区;贵州省贵阳市、毕节市、安顺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海拔1000-2200米地区;云南省昆明市、楚雄州、大理州、保山市、丽江市、德宏州、临沧市、普洱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曲靖市、昭通市海拔1000-2200米地区;四川省、重庆市、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南部海拔800米及以下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贵州省贵阳市、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海拔1100米以下地区,云南省中部昆明、楚雄、玉溪、大理、曲靖等州市的丘陵、平坝、低山地区,广西桂林市、贺州市种植。

      (9)中玉303

      豫审玉20200013

      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2—104天。芽鞘浅紫色,叶片绿色,第一叶圆到匙形;主茎叶片数19—21片,株型紧凑,株高263.0—274.0cm,穗位高109.0—113.4cm;雄穗分枝中,雄穗颖片绿色,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6.3—17.5cm,穗粗4.8—5.2cm,穗行数14—22行,行粒数33.8—35.1粒,秃尖长0.4—0.6cm;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292.4—323.6g,出籽率86.7—88.1%。平均田间倒折率0.0—0.7%,倒伏率0.0—1.1%;空秆率0.8—1.1%,双穗率0.1—0.2%。2018—2019年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两年综合接种鉴定结果:抗镰孢穗腐病、小斑病,中抗镰孢茎腐病、弯孢霉叶斑病;感瘤黑粉病,高感南方锈病。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截图(Alt+A)州)检测:粗上初74.70,粗蛋白9.73%,赖氨酸0.30%,粗脂肪3.8%,容重772g/L。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粗淀粉76.69%,粗蛋白9.76%,赖氨酸0.32%,粗脂肪3.6%,容重760g/L。

      产量表现:2018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5000株/亩),10点汇总,10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682.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3.6%;2019年续试,12点汇总,12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8026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5%。2019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13点汇总,11点增产,增产点率84.6%,平均亩产721.3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密度:河南省夏播,6月上中旬直播,适宜种植密度4500—5000株庙。(2)田间管理:科学施肥,浇好拔节水、孕穗水和灌浆水;苗期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地老虎;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虫;后期注意防治茎腐病。(3)适时收获: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尖端出现黑色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同意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注意防治锈病。

      国审玉20200281

      申请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N3373×CNH3323

      特征特性:黄准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0.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1.5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7厘米,穗位高107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形,穗长172厘米,穗行数12-20行,穗粗4.9厘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1.5克。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67克/升,粗蛋白含量956%,粗脂肪含量3.87%,粗淀粉含量75.96%,赖氨酸含量029%。

      产量表现:2018-2019年参加黄准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683.8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66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5%。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密度4500-5000株/亩,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6月上中旬播种,亩施农家肥2000-30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30千克做基肥,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30千克。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夏播种植。

      国审玉20233191

      特征特性: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96天,比对照早熟0.4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2厘米,穗位高129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果穗长筒型,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7.4克。经鉴定,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丝黑穗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55克/升,粗淀粉含量74.44%,粗蛋白含量10.66%,粗脂肪含量3.27%,赖氨酸含量0.29%。西北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329天,比对照晚熟18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32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22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4.9克。经鉴定,感大斑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淀粉含量75.37%,粗蛋白含量9.34%,粗脂肪含量3.42%,赖氨酸含量0.28%。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2021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887千克,比对照增产9.1%;2022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880千克,比对照增产7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84千克,比对照增产8.5%;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39千克,比对照增产8.0%。参加国家玉米品种联合体试验西北春玉米组。2021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1064千克,比对照增产59%;2022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1048千克,比对照增产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056千克,比对照增产6.0%;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25千克,比对照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初,密度4500—5000株/庙。西北春玉米适宜播种期4月下旬至5月初,密度4500—6000株庙,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危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适宜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部分地区、鄂尔多斯市大部分地区,陕西省榆林地区、延安地区,宁夏引扬黄灌区,甘肃省陇南市、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及武威市、张掖市、酒泉市大部分地区,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北疆沿天山地区、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种植。

      (10)裕丰303D

      国审玉(转)20231001

      申请者: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CT1669×CT3354(DBN9936)

      转基因目标性状:抗亚洲玉米螟,耐草甘膦除草剂

      转化体名称:DBN9936

      转化体所有者: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9)第291号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茎秆抗性显著优于对照。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丝黑穗病、禾谷镰孢穗腐病、灰斑病。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29.9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0.9%;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1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869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1.选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播种期宜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精细整地,适墒播种,科学施肥,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播种密度4500株/庙。2选用草甘膦除草时,在玉米3—6叶期,根据田间杂草情况,须使用具有该转化体登记的草甘膦,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严格按照除草剂厂家使用说明要求均匀喷施,不重喷,不漏喷。避免在高温、干燥或雨后不久施药,以免影响除草效果。喷施除草剂时要做好隔离防护,避免草甘膦漂移对邻近作物造成药害。玉米大喇叭口期慎用除草剂。3.亚洲玉米螟一般不需防治,非靶标害虫按常规措施防治。4.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预防倒伏倒折。如发生倒伏,根据玉米倒伏程度分类管理,倒伏较重的及时扶正培土。5注意防范玉米中后期的干旱、涝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降低灾害损失。6.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调整好玉米收获机械作业参数,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和通辽,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品种推广、销售和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11)铁391K

      国审玉(转)20231035

      申请者:四川同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育种者:四川同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T1004(DBN9936)×T12067

      转化体目标性状:抗亚洲玉米螟、抗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

      转化体:DBN9936

      转化体所有者: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转基因安全证书编号:农基安证字(2019)第291号

      特征特性:抗亚洲玉米螟、粘虫,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杂交种。亚洲玉米螟室内接虫鉴定,心叶、花丝和籽粒的抗性水平均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和雌穗抗性水平为高抗,茎杆抗虫性显著优于对照。粘虫室内接虫鉴定,心叶的抗性水平为高抗;田间接虫鉴定,叶片抗性水平为高抗。耐除草剂鉴定,耐受4倍中剂量草甘膦。接种鉴定,高抗禾谷镰孢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禾谷镰孢穗腐病,感丝黑穗病。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田间调查,出苗至成熟123.3天;高抗茎腐病、丝黑穗病,抗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非高感;倒伏倒折率之和为1.4%;生育期、抗病性、倒伏倒折率等基本性状与受体品种相比无显著差异。

      产量表现: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品种综合农艺性状试验,2022年生产对比试验平均亩产825千克,比受体品种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1选用玉米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播种期宜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精细整地,适墒播种,科学施肥,确保苗齐、苗匀、苗壮。播种密度4500株/庙。2选用草甘膦除草时,在玉米3—6叶期,根据田间杂草情况,须使用具有该转化体登记的草甘膦,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严格按照除草剂厂家使用说明要求均匀喷施,不重喷,不漏喷。避免在高温、干燥或雨后不久施药,以免影响除草效果。喷施除草剂时要做好隔离防护,避免草甘膦漂移对邻近作物造成药害。玉米大喇叭口期慎用除草剂。3.亚洲玉米螟、粘虫一般不需防治,非靶标害虫按常规措施防治。4.注意防治丝黑穗病。5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预防倒伏倒折。如发生倒伏,根据玉米倒伏程度分类管理,倒伏较重的及时扶正培土。6注意防范玉米中后期的干旱、涝害、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灾害性天气,及时采取综合技术措施降低灾害损失。7.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基部出现黑层时,调整好玉米收获机械作业参数,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级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大部分地区和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以及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品种推广、销售和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

      (12)MC121

      京津冀审玉20180004

      申请者:北京农科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育种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京72464×京2416

      特征特性:普通夏玉米品种。出苗至成熟101天,与对照京单28相当。花药紫色,花丝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79厘米,穗位106厘米,空秆率1.5%。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16.7厘米,穗粗5.1厘米,秃尖长1.0厘米,穗行数14.8,行粒数31.2,穗粒重154.1克。籽粒黄色,硬粒型,百粒重36.9克。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弯孢叶斑病,中抗腐霉茎腐病,感小斑病和禾谷镰孢穗腐病。籽粒(干基)含粗蛋白质8.67%,粗脂肪3.90%,粗淀粉75.71%,赖氦酸0.27%,容重792克/升。

      产量表现: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15.9公斤,比对照京单28增产5.7%。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5.5公斤,比对照京单28增产6.4%。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种植密度每亩5000株左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和河北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及沧州、保定北部地区夏播种植。

      国审玉20180070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26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株高281.6厘米,穗位高111.5厘米,穗长17.7厘米,穗行数14~18行,百粒重38.1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中抗灰斑病,高抗茎腐病,抗穗腐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83克/升,粗蛋白含量9.73%,粗脂肪含量4.23%,粗淀粉含量73.37%,赖氨酸含量0.26%。黄淮海夏玉米组出苗至成熟100天,比对照郑单958早熟2天。幼苗叶鞘紫色,花药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69.0厘米,穗位高102.5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筒型,穗长17.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籽粒黄色、半马齿,百粒重35.0克。接种鉴定,感茎腐病,中抗穗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弯孢叶斑病,高感粗缩病,感瘤黑粉病。品质分析,籽粒容重744克/升,粗蛋白含量8.52%,粗脂肪含量3.81%,粗淀粉含量74.2%,赖氨酸含量0.28%。

      2015~2016年参加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850.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7%。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77.4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4%。

      2015~2016年参加黄准海夏玉米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12.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1.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6%。

      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春播播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亩种植密度4000~4500株。黄准海夏玉米区,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夏播播期6月中到下旬播种,亩种植密度4500~5000株。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晚熟春玉米区的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长春市的大部分地区,辽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区、通化市南部,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忻州市、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长治市、晋城市、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河北省张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岛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沧州市北部春播区,北京市春播区,天津市春播区种植。注意预防丝黑穗病。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的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沧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区、陕西省关中灌区、山西省运城市和临汾市、晋城市部分平川地区、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湖北省襄阳地区种植。注意预防瘤黑粉病和粗缩病。

下一篇:《天津市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25年修订)》公开征求意见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