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是农业的“战略芯片”,围绕种质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正成为行业破局关键。
2025 年 4 月 11 日,一份金额达 600 万元的种质资源合作协议在中原农谷正式签订:北京新锐恒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锐恒丰)与河南技丰种业集团(以下简称技丰种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种质资源共享、育种技术研发开启深度合作新篇章。
这是新锐恒丰首个种质资源整体集采商业合作项目,也是我国种质资源商业化授权共享的一次重要实践。新锐恒丰通过平台化运作、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十年践行,正构建起一个贯穿“基因-种质-品种”的全业务链研发体系服务平台。
破局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协作,种质资源开启合作新时代
一粒种子,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一份种质资源,决定种业竞争格局。去年年底至今,我国种质资源领域接连迎来重磅合作:
2024 年 12 月 17 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玉米自交系材料“QD001”,以2000 万元转让给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3 月 28 日,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行瑞68S”,以 2068 万元转让给江西农发种业有限公司。
没有种质资源,农业育种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高额转让费也侧面印证了优质种质资源的稀缺性及其对品种竞争力的决定性。
种质资源商业化,本质是一场从“资源占有”到“价值共创”的变革。长久以来,我国种业面临资源分散、流通机制不完善等挑战,种质资源的商业化开发亟需突破传统壁垒。作为国内首家专业的玉米种业研发服务公司,新锐恒丰早在 2016 年成立之初,便瞄准种质资源流通和利用,通过线上智种网平台与线下新锐恒丰联动,建立全新的玉米研发服务模式,促进我国育种资源规范使用、授权共享。
技丰种业是“育、繁、推、服”一体化现代化种子企业,是河南省种企雁阵企业,其科研成果与市场转化能力在行业内备受认可。
根据协议,新锐恒丰与技丰种业将围绕种质资源、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等核心领域展开合作。新锐恒丰丰富的种质资源库将为技丰种业提供优质亲本材料,骨干测验种;而技丰种业成熟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和市场网络将加速新品种的研发推广。目前,利用新锐恒丰特色种质“黄热兰HuSwLan”,以及适宜黄淮海区域的优秀骨干自交系 NG7705、NG7708、NG8708,适宜东华北区域的 NG8588、NG8589、NGT5108 等材料,技丰种业已组配多个优秀组合进入区试及即将审定阶段;后续产出成果将通过协议约定价完成产权许可。
赋能
从沉睡资源到流动资本,平台化思维释放种质资源更多价值
事实上,这并非单点突破的个案。目前,新锐恒丰与多家上市种企、龙头企业均有种质资源商业化开发合作。
与丰乐种业合作的“丰乐 520”进入国审四大区参试及审定程序,年制种面积逐年增加;先正达科创平台、隆平高科、康农种业、辽宁东亚种业、陕西秦丰种业等企业基于新锐恒丰授权自交系的组配品种也加速推进审定进程……
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新锐恒丰携旗下智种网坚持十年的种质资源积累。十年来,新锐恒丰围绕自交系开发与托管、玉米品种开发与推广核心业务,将各生态区的个体、小规模育种等区域创新种质整合利用,创建以智种网为平台的整合模式,建立分配机制和规则,使资源流动性增强,交流范围扩大,价值进一步提升。
目前,新锐恒丰种质资源从早熟区种质到西南热带种质都已布局,已经可以为不同生态区种业研发单元精准提供可合作种质类型方案。以特色种质“黄热兰HuSwLan”为例,这是针对黄淮海区重点打造的一类特色区域化种质,该类种质特点为品质好、抗锈病、抗高温,测配方向多元,可测融合型 SS、瑞德、X系。
新锐恒丰特色种质“黄热兰HuSwLan”
围绕这些资源也已产出诸多成果。截至目前,新锐恒丰累计对外发放自交系材料 1500 多项次,并由此助推组配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对我国种质资源的高效利用,去重复化和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与 60 余家科研院所、种企展开长期合作,授权组配的代表品种中已有年计划制种面积过万亩的优秀品种;自主研发通过国审、省审品种 13 个、各省及联合体参试品种30 余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 200 多件,服务于我国商业化育种。
新锐恒丰用十年时间证明:资源的价值不在囤积封存,而在于高效流动;创新的势能不来自闭门造车,而源于开放共享。而流动与共享,终将赋能行业走向共赢的星辰大海。
新锐恒丰模式简介
北京新锐恒丰种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玉米种质资源商业化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商业化种质授权、联合组配、测试、品种授权开发、研发资产托管、核心种子生产和种质资源创新等,2019 年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资质。
新锐恒丰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种质资源创新工作,坚持整合+自主研发的模式,致力于优异玉米种质资源的创制和重要性状的开发。自成立以来,新锐恒丰先后开创性的利用研发资产托管、品种权入股等方式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并通过联盟和许可协议的方式持续推进优异自交系商业化流转,目前已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近年来新锐恒丰通过发起种质资源联合创制项目,激活行业种质资源创新浪潮,以更加灵活的组织模式为我国种业创新提供了鲜活案例。
目前,新锐恒丰种质资源类业务已日渐成熟,具体情况如下:
一、现有种质资源基本情况
1、公司已获得自早熟区到西南区域的全玉米生态区优异自交系授权数量超过200余份(来源:授权+托管+自主创制)。
2、自主构建较全和覆盖玉米全生态区基础群体资源1万余份;
3、已申报及完成申报植物新品种权数量近300份;
4、年生产单倍体数量 8000-10000 个纯系,组配规模5000-10000个。
二、目前成熟的种质资源创新模式
1、东华北及西北区:多点多生态类型的环境+基因型常规种质筛选方案。资源类型主要以美系SS+本土资源的融合;(代表骨干系:NG8588、NG8589,已审定及在参试品种数量31个。)
2、黄淮海区:以“黄热兰”为主要群体,利用南北种质融合(广西+河南)的光温敏钝化模式进行种质驯化。该群体创新种质抗性优势明显(抗锈病、高温、品质优良)、测配方向多元(瑞德、X系、SS类等)。(代表骨干系NG7705、NG7708、NG8708,目前组配参试数量超过30个。)
三、种质资源南北联合环境选育基站建设(目前合作点数12个)
四、种质资源利用及推广方式
1、联合组配:通过海南花粉测配、自交系联合组配等项目,年组配组合数量达 30000-50000 个;
2、种质授权:通过协议授权的方式,年授权种质资源数量达百余项次,单项业务收入达 100 万元以上,目前业务量仍在增长中;
3、自交系推广发放:通过联合发放和公开发放等方式,年授权种质资源数量达 300-500 项次,目前业务量仍在增长中。
截止目前,新锐恒丰年固定的优异自交系发放,已累计达 1500 多项次,涉及大学、科研院所、种业企业和个体、小规模育种单位。组配的多个品种已申请及完成审定程序,年制种面积逐年增加。随着育种多年周期的叠加,种质利用效果逐步体现,其中国内上市公司隆平高科、康农种业等都有新锐恒丰发放、授权自交系的组配组合也进入审定程序。
未来,新锐恒丰将以种质资源产品化为第一技术目标、产品目前,加大种质资源创新力度和外部整合力度,建设覆盖全国玉米生态区的种质资源环境筛选基站,充分利用大田表型精准鉴定技术,规模化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制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玉米自交系和玉米新品种,力争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种质资源商业化及玉米育种技术公司。
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河南技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李继军博士牵头,联合多位国内知名育种家、企业管理精英、河南现代种业基金、河南农投、核心员工持股企业等共同出资创建的集团公司,主营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种子,持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A)证和进出口经营许可(E)证。全资控股了河南富吉泰种业、河南大成种业、河南金北种业等3家具有经营许可B证的种子企业、河南中原农谷技丰种业创新中心及两家非经营全资子公司,富吉泰种业是全国第一批26家获得转基因玉米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之一。2024年集团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技丰种业集团共有四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三家省级“专精特新” 企业、一家郑州市“专精特新”企业,建有五个省级研发平台、三个市级研发平台和一个中原学者工作站。2023年5月,河南技丰种业集团被列入“河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2024年10月,遴选为河南省种企雁阵企业--头雁领航型企业;11月,被授予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称号。
公司荥阳试验站拥有科研用地 1000 多亩,海南三亚科研用地150多亩(南繁基地最核心区),全生态区测试网点134个,科研团队30多人,建有独立的研发机构。公司采用常规育种和分子生物技术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方式,在首席育种家宋新敏研究员的带领下组建成4支综合素质高、育种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自主开展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同时公司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与浙江大学瑞丰公司、大北农等签订了转基因研发战略合作协议,确保新品种持续推出;近几年公司一批品种通过审定并产业化,目前已审定的玉米品种75个、小麦品种19个、大豆品种8个、花生5个、油菜2个,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32个。
公司已完成内部员工股权激励,引进的首轮投资 5000 万已到位,是河南省现代种业基金投资的第一家种业企业。公司拟申请“北交所”上市发展,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入驻, 今年拟进行股份制改造。
位于中原农谷种业科技产业园内的河南技丰种业集团现代种子工程中心项目 2023 年已通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验收,并投入运营,是园区内投资最大的种业建设项目,是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研发中心、种子质量检测检验中心、种质资源库、冷库、种子加工与物流中心等多功能型平台,为公司的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服务提供科技及配套硬件支撑。可以满足年加工 15 万吨玉米、小麦等种子的加工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 15 亿元以上的种子运营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