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聚焦|国家水稻育种创新联盟实体化运作成效初显
2025-01-22  浏览:381
 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
 
国家水稻育种创新联盟实体化运作成效初显

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实体化运作五周年之际,由上海市金山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上海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周年庆大会上,各个环节悉数表现了“6+1”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回望与展望,让与会者感同身受产学研深度融合不同凡响的同时,也触动了各级政府管理部门以及水稻育种行业内人士的思考。
 
  “6+1”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是韩斌、李家洋、胡培松等6个院士专家团队和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建的联盟,作为育种行业产学研融合模式创新的代表,过去五年,“6+1”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实体化运营深受各方关注。
 
  记者在年会期间了解到,“6+1”国家水稻商业化分子育种技术创新联盟成立至今,安徽荃银高科的营收从7亿多元增加到40多亿元,成立5周年的上海中科荃银,营收突破了5000万元,净利润达到了500万元。
 
  记者观察到,在此次活动各环节上,从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荃银创新人才奖学金”为14位获奖研究生颁奖,联盟实体化单位系列科研及种业企业签约,联盟启动重大新品种服务全国“百万亩”粮食丰产行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与种业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到以“新视角看种业科技创新”为主题的联盟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活动,无不体现了联盟对产学研融合的追求。
 
  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玉表示,经过五年实践,联盟由“6+1”扩展成“9+1”,构建面向未来的设计育种体系,其实体化运行模式的内涵就在于产学研深度融合,唯有健康的研发体系才可真正推动市场与资本的良性循环,通过完善的科企合作制度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才能真正实现产业优化,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
下一篇:记者探行 | 让企业在种业振兴中“唱主角”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