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良法配套 优质又丰产
2024-10-31  浏览:325
  “今年高温天气反常,但是有了宽窄行机插栽培与直行无碾压收割等新技术助力,示范区头季稻亩产达到1244斤,比非示范区高11.2%,再生季产量比去年每亩增加100斤左右,预计高产达到850斤,收益非常乐观。”近日,在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镇的池州罗成天地人生态家庭农场,连续6年种植再生稻的种植大户叶四明告诉记者。
 
  “再生稻的优势就是种一次、收两季,省了第二季的种子、育秧管理、耕种和栽插用工等成本,同时还能增加产量。不过,再生稻种植中,头季稻收割时的机收碾压问题一直是机械化生产的难点和最大的技术瓶颈。”安徽再生稻团队负责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吴文革介绍,碾压不仅让再生季的产量出现波动,还会造成碾压区与非碾压区的水稻生长不一致,影响成熟进度进而导致米质下降。
 
  对此,安徽再生稻创新团队在国家重点研究研发计划和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研究提出了预留机收轮通道这一栽培再生稻的新思路,研制出宽窄行机插和智能对行收割机,并配套气吸式精密播种培育机插标准壮秧和平衡栽培技术,通过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创制了基于智能农机的“宽窄行机插+智能收割机精准对行机收”全减免碾压再生稻生产新技术,并在池州墩上再生稻基地开展试验示范。池州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胡润介绍,新技术不仅减少了用种量,显著提升了秧苗素质,还在精准对行机收下实现了直行零碾压,让示范区头季稻增产4%~5%,再生季也较常规对照显著增产。
 
  跟随吴文革的脚步走上田埂,田埂两侧是采用了不同机插机收方式的再生稻试验示范田,只见对照田中青黄相间,碾压区与非碾压区的水稻生育进程差异明显;而采用了新技术的试验田中水稻一片金黄,长势整齐划一。
 
  “之前的研究成果已经让机收碾压率降低到25%左右,但新技术能实现稻田大面积无碾压。”吴文革说,“从试验田的结果来看,新技术对提升稻米的品质非常有利。同时阔行水稻生长的边际效应明显,完全补偿甚至超过窄行水稻的长势,让水稻无论是头季还是再生季的产量都有了提高。”
 
  “这两年应用新的再生稻种植技术,我们种植户的投入减少了,但田里的产量增加了,大米的品质也提高了,能卖出更好的价钱,效益得到很大提升,这让我们对长期投资、种植再生稻充满信心。”叶四明说。
下一篇:品种更新 土能生金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