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李振声:俯首躬耕麦田 守望天下粮安
2024-09-18  浏览:91

 李振声:俯首躬耕麦田 守望天下粮安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祎祎



  他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与袁隆平院士被业界统称为“南袁北李”。曾经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凭借小麦育种成就获得当年唯一一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被誉为“当代后稷”,育成小麦和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50多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历经几十年,至今仍在为农业科技发展献计献策,聚力攻关,助力我国粮食大幅增产。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振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突破远缘杂交瓶颈培育“小偃6号”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农民家庭。1948年,难得的机遇,加上对农业生产的熟悉和热爱,李振声开始了农学之路。

  1956年,为响应政府发出的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离开北京到达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杨凌镇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为解决当时关中小麦生产上的疑难杂症——小麦条锈病,育成具有持久抗病性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提出了使用对病菌免疫的草种,与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的设想。1956年至1964年,李振声课题组用9年时间完成了小麦远缘杂交第一阶段的工作——种质创新任务。

  但李振声心里明白,品种间杂交“过关”,不等于远缘杂交“成功”。发挥出品种间杂交不可替代的作用,才是他追寻的最终目标。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1964年,气候条件特殊,在麦收前连续40天阴雨,然后天气突然暴晴。在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下,试验田种植的1000多份杂种几乎全部“青干”了,李振声感到很失望。

  这时,在田间偶然发现一份种质,植株高、穗子小、茎秆细,但长势良好,颜色正常无病斑。他惊喜万分,“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长穗偃麦草的抗病抗逆特性吗?农艺性状不理想是可以改造的!”

  于是,第二年李振声把它与其他小麦进行了大量杂交,得到了“小偃6号”的“祖父”。1964年至1979年间,历时15年,经历了两轮杂交改良后,“小偃6号”最终被选育而成。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家庄巧生院士曾评价:“小偃6号”开创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先例。

  至今为止,在黄淮流域仍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这充分表达了农民对它的赞誉和喜爱。1985年,“小偃6号”在我国10个省市推广,年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6年之久,是当地种植时间最长的自育小麦品种,这项在小麦育种领域的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种虽然成功了,但花费了24年之久,是常规育种的3倍,别人很难重复,必须寻找捷径。李振声将非整倍体小麦“中国春”单体系统的经验,运用于小麦远缘杂交,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将远缘杂交育种过程缩短至3年,大幅提升了育种效率。

  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界之问

  在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同时,李振声在农业宏观研究方面也卓有成效,其研究成果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1987年6月,李振声受命调回北京,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协助周光召院长管理生物局和农业项目管理办公室工作。当时,正值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在促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6年快速增长后,出现3年徘徊不前,而人口却增加了4895万人,国家正急于寻找粮食增产的突破口。

  为国家粮食增产作贡献,这成为周光召交给李振声的首要任务。

  随后,李振声与院内其他专家一起,在各地试验基地实地考察,与地方政府和农民开展座谈,经过3个月的仔细调查后,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并组织25个研究所的400多名科技人员,带队投入冀、鲁、豫、皖四省,与地方政府和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包括盐碱地、沙荒地和涝洼地的大规模中低产田治理,工作基地分布在8个市和4个县,约2000多万亩土地。这份历史上成效卓越的工作,被后人称为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

  6年后,当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9000亿斤时,黄淮海地区的增产数量达到了504.8亿斤。“黄淮海战役”不仅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带动作用,其间彰显出的“黄淮海精神”在科学院广为传颂,其实质就是科技人员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协作攻关的团队精神、深入实际的务实精神、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在伏案埋头为我国粮食生产努力工作的同时,李振声还用科学的精神和分析,以权威的声音,向世界传递着中国真实的粮食生产情况。

  2005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和平崛起与亚洲的新角色”圆桌会议上,李振声以“谁来养活中国?——自己养活自己”为题作报告,以我国近15年农业发展的事实回答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继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之后,李振声即与中国科学院的农业专家筹划组织“渤海粮仓”预研工作。2011年,他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20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几十年来,李振声一直在以拼搏创新的实际行动和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回应着“谁来养活中国”的世界之问。
 
  坚守初心做薪火相传领路人

  日复一日,深耕麦田,李振声取得了多项斐然成就——1985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2005年获首届“中华农业英才奖”,到2006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李振声获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荣誉。

  对于李振声来说,虽然在农业领域已获得多项卓著成果,成为受人景仰的业界前辈,但他却始终朴素、谦和,保持着农民情怀。李振声课题组的副研究员郑琪曾说:“李先生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他总是觉得吃什么都可以,而且从不浪费。”

  在李振声家中,简洁的客厅墙上挂着一个相框,其中写的是他的自律格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正是李振声多年来在做学问和做人上所追求的境界。

  李振声教导学生,不仅传授前人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尊重前辈、团结同行、提携后者,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

  李振声一辈子与小麦结缘,最爱谈的也是小麦。如今,李振声已经90多岁高龄,依旧与小麦为伴。守望麦田,拯救麦田,他是带领中华民族走出饥荒的领路人,也是带领广大劳动人民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

  曾有记者问李振声:“75岁之后,您给自己定的任务是什么?”他说:“要继续着力培养青年一代,促进他们的工作有更大发展。”

  他最重视的依然是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当时他提笔写下“老一代育种家要做好传帮带,中青年育种工作者要接过接力棒,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更上一层楼”。
下一篇:院士专家为推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建言献策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