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最高检:过去三年受理审查起诉涉假冒农资知识产权犯罪155人
2024-04-26  浏览:384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婧)4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2023年)》。根据白皮书,检察机关加强涉农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白皮书指出,在加大假冒农资犯罪打击力度方面,2021-2023年,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涉假冒农资知识产权刑事案件66件155人。最高检聚焦国家种业安全,会同农业农村部等出台《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发布涉农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吉林、黑龙江、云南、甘肃等地检察机关与农业农村相关部门联合制发意见,加强协作联动,全面提升种业和农资司法保护工作质效。陕西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生产、销售假冒伪劣种子案中,对购买到假种子的农户开展支持起诉,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受害农户及时得到赔偿。福建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销售假冒胡萝卜种子案中,借助科研院校的国家级科学实验室技术力量,对涉案农作物品种进行DNA基因测序比较,结合农作物品种SSR、SNP等指纹数据信息,准确认定农作物品种差异。
 
  在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方面,最高检指导各地检察机关依法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浙江检察机关对假冒西湖龙井地理标志注册商标犯罪案件依法提起公诉。辽宁检察机关针对“丹东草莓”地理标志被部分电商冒用滥用的情况,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草莓协会发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积极查处并移送案件线索,鼓励草莓协会为产业链各方使用标志、商标提供便利条件,构建质量追溯体系,推动规范市场秩序。上海检察机关发现“南汇8424西瓜”地理标志商标侵权线索后,支持农协会提起民事诉讼,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构建大数据监督模型,精准锁定电商平台侵权违法线索,对侵权商铺发布知识产权风险提示,净化营商环境。山西、内蒙古、广东、贵州、陕西等地检察机关立足地域特色,针对发现的相关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行政公益诉讼、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等方式,打好服务乡村振兴“组合拳”。
下一篇: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农业知识产权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