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海口:拦住生物安全风险 便利种质资源引进
2024-02-07  浏览:382
 海口海关助力全球动植物引进中转基地建设
 
拦住生物安全风险 便利种质资源引进
 
  农田处处染新绿,又是一年南繁季。农民头戴麦色草帽、脚穿迷彩胶鞋在水田里劳作,伴随着插秧机隆隆的轰鸣声,一株株挺拔的秧苗把大地染成了绿色……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内,生机勃发。
 
  拉上手套、用镊子轻轻地夹起一粒种子,将放大镜凑近眼睛,屏住呼吸端详……此时,海口海关所属三亚海关查检科科长陈淑娟正对一批向日葵种子开展查验。这批种子由海南九圣禾农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引进,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动植物引进中转基地(简称中转基地)引进的首批向日葵种子。眼前这一颗小小的种子,或将在南繁基地温暖的阳光下生根发芽。
 
  中转基地是国家赋予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一项重大政策,是为实施种业振兴战略、解决“卡脖子”问题打造的高开放水平种质资源引进中转通道。三亚海关查检科是中转基地进出口业务的主要监管部门,为全力支持中转基地建设,该科被定为海关总署动植物检疫司执法一线科室基层联系点。
 
  谈起海关如何支持中转基地建设,陈淑娟打开了话匣子:“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也是防范植物疫情传入和外来物种入侵的重点监管对象,而中转基地正是平衡安全与便捷的关键枢纽。在推动政策落地时,如何拦住生物安全风险,如何优化监管流程,如何与地方主管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我和同事们反复论证监管流程,推敲每个细节,一旦发现监管漏洞,大量的前期工作都必须推倒重来。”
 
  月亮岛位于三亚市宁远河出海口西侧,如同一叶扁舟漂浮在海南岛本岛之外,具备独特的“双离岛”优势,是实现中转基地核心功能的重点区域。头戴安全帽、手拿设计图,指导企业按海关监管标准建设相关设施设备……在月亮岛隔离苗圃里,查检科副科长王纯豪带着新关员何怡正在开展“四下基层”调研。王纯豪的笔记本里已经写满了各种颜色的字迹,涵盖了企业需求、灵光一闪的思路,以及跟同事们“头脑风暴”碰撞出的想法。
 
  这样的场景在三亚海关并不少见。为支持中转基地建设,找准企业、科研机构关心的“关键小事、要事”,查检科坚持每周都到实验室、育种大田、种植基地开展调查研究,与农户、科研工作者面对面交谈,用脚丈量南繁土地,用心倾听群众呼声。
 
  王纯豪说:“做工作就像培育种子,只有厚植于群众的土壤,才能开出最美的花朵。”在一次调研中,三亚崖州湾创新发展公司提出计划承接种子“进境检测”业务,即进口种子用于实验室检测,检测数据发回后便将种子销毁。因甲方给出的时间有限,该公司希望能尽快开展检测工作。在得知企业的诉求后,王纯豪多次前往企业开展现场办公,经综合考察企业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风险等因素,给予企业适用“边隔离边使用”措施,为企业节省了60-80天的等待时间。
 
  如今,中转基地已经形成了涵盖审批到放行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检疫圃考核互认”可压缩检疫圃认证时间一星期以上。“隔离检疫期同步开展DUS测试”将新品种认定周期最长缩短2-3年。与海南省重点园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建立特许审批工作机制,解决了非科研机构引种难题。这些创新举措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不断深入,中转基地如同一块磁石,吸引着越来越多优秀的农业工作者来此汇聚。据统计,2020年以来,三亚海关已累计监管引进稻种子、向日葵种子等优质种质资源400余种,为国家实施种业振兴战略提供了有效助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作为海南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现已有崖州湾国家种子实验室、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等20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平台,600余家涉农企业在此落户。
下一篇:全国秋粮收购超1.4亿吨 粮食市场供应有保障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