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月,冀北平原上秋意渐浓。在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贾家营镇双印子村的谷子核心示范区,百余亩“大白谷”长势正好,饱满厚实的谷穗在充盈的日光下沉沉垂下了头。“这是我们河北、山西一带原生土著的一个品种,米质好、营养高,以前种的很多,但后来随着杂交谷子的推广,它的面积出现了急剧下滑。”张家口市农科院负责人任全军介绍,但从3年前开始,情况有了转变。
2020年,由全球环境基金支持,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组织实施的“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在河北落地,此项目通过加强政策环境和长期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展示,实现中国起源全球重要农业和粮食作物地方品种农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主流化。“大白谷”正是项目的目标品种之一。
“通过3年的项目实践,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白谷”推广遇到的问题。”任全军说,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与张家口市农科院联手进行种子的提纯复种。“由于以前种的大都是农民自留种,品种退化现象很严重。”示范区负责人刘永军说,通过异地调种和筛选提纯的方式,当地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大白谷”的优质特性,“既保留了传统的味道,又让我们原生的种植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双印子村“大白谷”核心示范区的这一幕,正是项目举办的一次培训活动的其中一环。
近日,为庆祝“2023国际小米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与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织“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利用与国际小米年宣传活动”,并在宣化区举办了作物基因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管理培训班,邀请相关行业专家,交流谷子文化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贡献,探讨项目如何更好地服务我国谷子产业发展。
“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谷子,是我国最早驯化的农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在尚谷园粟文化科技馆内,讲解员带领游客从历史文化讲到民间习俗,从饮食营养讲到栽培种植,溯古通今,娓娓道来。这是活动的现场教学环节之一,也是当地打造谷子特色文化宣传的一个窗口。“挖掘地方老品种优势,传承传统农耕文化,不仅能够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对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发展民族种业和保障粮食安全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引领作用。”任全军说。
宣化古称“上谷”,自古以来就以出产上等谷子而名闻天下。宣化区耕地面积80万亩,常年种植谷子10万亩左右。作为谷子的发源地之一,宣化区拥有“大白谷”“小红谷”等多种传统谷子品种和“张杂谷”系列新品种。近年来,当地以谷子种业为核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谷子产业链条,开发出了多种谷子加工产品和谷草饲养的畜禽产品,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探索出一条“谷牧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近两年来,河北省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制定了相应政策,相关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现代种业振兴工作中都对农作物传统地方品种保护与利用提出具体要求。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政策平台搭建、参与式管理机制建立、先进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宣传等措施,宣化的“大白谷”和张北“三分三燕麦”两个传统品种都得到了保护和利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