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是玉米生产上使用较为普遍的且数量较大的一类农药产品,是否能与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等产品混合使用,需要在混用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混配使用,也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药害。
1、混配使用时期。
玉米苗在3叶前和6片叶后,降解除草剂的能力弱,容易发生药害,且3叶前杂草尚未出齐,6叶后杂草也过大,因此玉米田除草的最佳时间在玉米苗3~6叶期间,此时大部分杂草都已经出齐,对除草剂的抗性弱,药剂能被杂草充分吸收,除草效果最好。这个时期同样也是玉米灰飞虱、蓟马或局部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的时期,使用除草剂时选择安全性好、水性化剂型、安全系数比较高的药剂,混配使用效果好。
2、混配使用时间。
选择下午四时后气温较为凉爽时作业比较好,药剂通过一个晚上的吸收,会使药液在杂草上停留的时间较长,充分的吸收除草剂成分,提高除草剂的使用效果。
3、混配适宜产品。
玉米苗后除草剂混配的杀虫剂,需要选择针对性强如防治甜菜夜蛾、粘虫的杀虫剂,如甲维盐、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虱螨脲、氯虫苯甲酰胺等。
4、混配注意问题。
玉米苗后除草剂混配杀虫剂使用时,必须现混现用,配置好的药液不要过夜放置或久置;在苗后除草剂使用的前后5天时间不能喷施有机磷杀虫剂,也不能混配使用,这是玉米田苗后除草剂是选择性很强的除草剂,被玉米吸收后,能够被玉米体内的酶分解;此时喷施如毒死蜱、辛硫磷、敌敌畏、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玉米吸收后会使如烟嘧磺隆在玉米体内的降解速度变慢,从而干扰玉米的正常代谢,影响玉米生长,产生严重的药害。
防治玉米蓟马、灰飞虱时使用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也可以与玉米除草剂混用,但注意喷心叶时避免药液灌心导致产生药害,当然最好分开喷药,确保安全。
玉米苗后除草剂尽量不要和其它没有经过试验的农药混配使用,具体还要注意:
一是与控旺药剂混配使用。玉米田除草剂主要用于杀灭玉米行间杂草,喷施到玉米苗上的除草剂,必须在玉米体内降解,本身都会使玉米苗生长受阻。如混配胺鲜酯、乙烯利、多效唑等田间控旺产品,它们是赤霉酸合成抑制剂,抑制作物生长更显著,会造成对玉米生长缓慢、茎秆过低、叶片变小、产量降低等影响加重。
二是与芸苔素内酯混配使用。芸苔素内酯是一种具有协调植物体内各种内源激素含量、达到调节生长的多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幼苗期使用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幼苗更加健壮,提高幼苗的抗逆性。如与除草剂混合使用,能解除除草剂的效能作用,降低除草效果。
三是与叶面肥混配使用。叶面肥能快速补充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幼苗生长,但叶面肥中含有钙、镁、锌等多种金属离子,成分较复杂,很容易与除草剂发生反应,降低药效,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严重的药害,因此喷施除草剂时尽量不与叶面肥混配使用。
来源:甘肃12316 ( 农药质量专家 张明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