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水稻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建议
2023-05-23  浏览:331
      水稻苗期的恶苗病、苗瘟、稻蓟马等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采取水稻种子药剂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种传病害和前期病虫危害,同时还可以降低前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农药使用量。鉴于目前正值一季中稻播种期,为加快推广安全高效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提出如下技术建议。
      
      一、选种
      
      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水稻品种,精选稻种,防止杂质过多或种子表面尘土过多影响包衣效果。选好的种子在药剂处理前晾晒2-3天,以提高发芽率。
      
      二、药剂处理
      
      (一)种子包衣(拌种)技术
      
      1.包衣(拌种)方法
      
      包衣后浸种:干种子先进行包衣(拌种),然后晾干,一般情况下,24小时后,再进行浸种(催芽),随后按正常流程进行播种。
      
      浸种后包衣:先把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到露白(破胸)时,开始进行包衣拌种(此时稻种表面水分大,包衣时兑水量要相应减少),继续阴干处理后,按正常流程进行播种。
      
      干籽包衣免浸免催芽:直接把干种子进行包衣拌种,阴干后按正常流程进行播种。
      
      2.注意事项
      
      均匀包衣(拌种):采取手工或使用专用器械包衣(拌种),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
      
      严防晒种:包衣好的的稻种应防止暴晒,以免药剂光解影响药效。
      
      安全贮存:包衣种子表面水分一般会增加2%左右,存放时要做好保暖,否则会出现种子水分过大而降低发芽率现象。
      
      包衣(拌种)后浸种:刚包衣好的种子不能直接浸种,在高于15℃条件下贮存1天以上,确保药膜充分牢固后再浸种;包衣好的种子须单独浸种,不能与未包衣的种子混合浸种;浸种过程中,不能搅拌,应保持静置;袋装浸种时允许上下翻袋,须轻拿轻放。
      
      三、主要药剂及防治对象
      
      选用精甲·咯菌腈、噁霉灵·精甲霜·氰烯酯、甲·嘧·甲霜灵、氟环·咯·精甲、肟菌·异噻胺、咯菌·精甲霜、甲霜·种菌唑、种菌唑等药剂包衣(拌种)防治恶苗病;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等药剂包衣(拌种)防治稻蓟马;也可选用苯醚·咯·噻虫、噻虫·咯·精甲、戊唑·吡虫啉等药剂包衣(拌种)同时防治恶苗病和稻蓟马;选用肟菌·异噻胺包衣(拌种)防治水稻苗期立枯病和苗瘟。
      
      (来源: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
下一篇:2023年浙江种博会瓜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路演活动举办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