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是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高新企业,“柳孜湖”商标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公司主要从事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品种选育、生产、推广、销售等工作。主推经营小麦品种为:柳麦618、柳麦716、柳麦521、柳紫黑麦1号等。主营大豆品种:郑1311、濉科20、南农57、柳豆108、圣豆27等。营销网络以黄淮为中心,产品远销冀、鲁、苏、豫、皖、鄂、湘等十几个省市,在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得到广大农民朋友与社会各界的认可。
郑1311
郑1311双国审加河南省产量创8个第一
特征特性
黄准海夏大豆品种,夏播生育期平均102天左右,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3cm,主茎节数17.3个,有效分枝2.0个,底荚高度18.0cm,单株有效荚数54.9个,单株粒数101.4粒,百粒重22克左右。卵圆叶,紫花,灰毛。籽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浅褐色。籽粒粗蛋白含量42.6%,粗脂肪含量18.80%。
金秋时节迎丰收,广袤田野硕果飘香。2022年9月25日,安徽柳丰种业有限公司在新乡获嘉县隆重召开“小播量 大收成”双国审大豆郑1311观摩推介会。
2022年 9月25日河南观摩会现场
柳丰种业对2021年度郑1311大豆高产种植户进行奖励
抗性鉴定
经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接种鉴定,2017年对SMV株系SC3表现中感、对株系 SC7表现中抗;2018年对 SMV株系 SC3表现中感、对株系 SC7表现中感;对 SCN2号生理小种的抗性表现为高感。
品质分析
蛋白质含量 2017、2018 年分别为 42.17% 和 43.03%,两年平均为42.6%;脂肪含量 2017、2018年分别为 18.93%和 18.66%,两年平均为 18.80%。
产量表现
201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2.2%,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18年参加河南省区域续试,比对照品种增产15.5%,增产极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18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5.9%,增产极显著,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17年国家黄淮海中片区试,较对照品种增产13.39%,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8年续试,比对照品种增产23.32%,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8年参加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23.22%,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南片续试,比对照品种增产20.2%,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9年参加国家黄淮海南片生试,比对照品种增产16.4%,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位。
2017年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在襄城县组织实施的大豆品比试验,根据大豆的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等筛选出32个大豆品种做比较试验,该品种以亩产688.6斤的产量排名第一。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精量播种∶6月20日前足墒播种,株距10--15厘米,行距30-40厘米;高肥力地块亩留苗1.2万-1.4万株,中低肥力地块亩留苗1.5万-1.6万株,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
2、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作底肥,开花期根据田间长势追施尿素5-7公斤,结荚期喷施叶面肥。
3、及时防治病虫害,特别注意点蜂缘蝽、烟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
4、建议使用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播种,提高播种质量。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河南全省,江苏和安徽两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24号》,该品种还适宜在河北南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夏播种植。
南农57
品种特点:长江流域夏大豆,抗高温 、抗倒伏、易收割、落黄统一。
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盖钧镒院士团队最新力作。
特征特性:属夏大豆品种,夏播全生育期平均97天,株型收敛,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毛,荚熟黄褐色,成熟时落叶性好,不裂荚。株高68.2厘米,单株饱荚数51.2个,单株粒数119.6粒,单株粒重20.8克,百粒重22克左右。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种脐淡褐色。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42.60%,粗脂肪含量为22.50%。田间调查花叶病毒病病情指数0.16,表现抗花叶病毒病。
南农57
产量表现∶2020-2021年参加江西省夏大豆品种区试,2020年平均亩产200.06公斤,比对照中豆41增产4.97%;2021年平均亩产209.50公斤,比对照中豆41增产6.84%。两年平均亩产204.78公斤,比对照中豆41增产5.91%
适宜地区:江西省、湖北、湖南省夏大豆产区种植。
栽培技术要点∶适播期6月上中旬,播种前田块整平起垄,亩种植密度1.33万株左右,迟播或肥力低田块,适当增加密度,底肥以钙镁磷肥及复合肥为主,苗期追肥以复合肥加尿素为主,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用辛硫磷颗粒、土蚕金针地虎毙和毒死蜱等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苗前用金都尔、乙草胺等封闭除草,生长期喷施苏云芽孢杆菌、氯氰菊酯、吡虫啉、甲维盐和乙酰甲胺磷等农药防治害虫。
高蛋白大豆濉科20
品种来源:((巨丰/豫豆21)/(kf9507-1))/徐8313
审定编号:皖豆2016002 (豫)引种(2019)豆15 (苏)引种(2019)第130号
特征特性
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茸毛,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较抗倒伏。2012年、2013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66厘米、有效分枝1.5个、单株荚数33.3个、单株粒数64.4粒、百粒重23.2克。全生育期100天左右。
抗性表现
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2012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37%)、SC7表现高抗(病情指数10%);2013年对SC3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7%)、SC7表现抗病(病情指数15%)。
品质表现
经农业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佳木斯)检验(区域试验田样品),2012年粗蛋白(干基)43.69%,粗脂肪(干基)20.47%;2013年粗蛋白(干基)46.96%,粗脂肪(干基)19.49%。
产量表现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亩产280公斤左右,丰产可达310公斤每亩。
栽培技术
1.适播期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最迟6月下旬。
2.种植密度高肥田亩留苗1.2万株左右,中肥田留苗1.5万—1.8万株。
3.底肥或苗期追肥氮磷钾15-15-15复合肥15公斤/亩,初花期追施尿素5—7.5公斤/亩。
4.适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区域
适宜在安徽省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河南省东部和南部大豆种植区、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柳豆108
安徽柳丰种业自主选育大豆新品种
母本:中黄13,父本:中黄40
生育期102天,株高94厘米,结荚高度16厘米,主茎节数17.1节,有效分枝2.8个,单株有效荚数38.8个,单株粒数78.8粒,单株粒重18.1克,百粒重23.9克;圆叶,白花,灰毛灰荚,株型较收敛,不裂荚,成熟时全落叶,抗倒性较好,有限结荚习性。种皮黄色微光,褐脐,籽粒圆形。粗蛋白质含量41.2%,粗脂肪含量20.96%,经人工接种鉴定,中感大豆花叶病毒病SC3,中抗SC7,高感大豆胞囊线虫病SCN1。
安徽柳丰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安徽省淮北市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电话:0561-7289999 15856156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