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17万余斤“三无”假麦种是怎么“溜”进市场的?
2022-02-21  浏览:420
      产粮大省安徽自2021年9月以来开展的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排查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厂家名称、无国家审批文号的“三无”麦种超过17万斤。“三无”假种子是怎么“溜”进市场的?
 
 
640.webp (1)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一村民购买的“三无”种子 姜刚 摄
      
      假种子花样翻新
      
640.webp (2)
      
      全链条监管存隐忧
      
640.webp (3)
      
      让“李鬼”种子成“过街老鼠”
      
      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在一些基层种业管理部门干部看来,当务之急是统一鉴定标准,加强执法联动,形成有力震慑。国家应强化顶层设计,协调农业农村、公安等部门明确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和执行标准,统一鉴定标准,从严从快对假劣种子案件进行查处。
      
      同时,基层干部呼吁,公安部门加强案件会商、鉴定检测和法律适用等方面的协调,明确办案尺度,统一证据标准,形成打击惩处合力。
      
      各级部门应按照全链条监管思维监管执法。全国人大代表赵皖平表示,上级部门应督促地方配齐配强监管力量,盯紧监管薄弱区域,对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重拳出击。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3期 
下一篇:宁波破获6起非法经营、知识产权犯罪案,涉案“甬优种子”25吨,157万余元!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