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引种检疫是植物检疫的重要内容,是防止国外疫情随种苗传入我国的重要措施。近期,河北省植物检疫机构按照“放管服”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求,积极落实国外引进种苗跟踪监管措施,及时发现并处置了首次发生的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疫情,守牢引进种苗安全底线,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2020年11月下旬,河北省植保植检总站会同邢台市、广宗县植物检疫机构,在大平台乡王常相村隔离试种棚室开展国外引进种子种植期间例行监测时,发现一批种子来源于美国的西葫芦植株呈叶片黄花、皱缩等疑似病毒病危害症状,随即采集5个样品进行实验室鉴定。2021年2月7日,确认1个样品携带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疫情发生面积0.1亩,发病程度为5级。此系河北省首次发生该病毒疫情。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对西瓜、甜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生产能够造成严重损失,主要随种子、种苗流通传播蔓延,一旦大面积发生,将严重威胁瓜类产业健康发展。确认疫情后,河北省相关植物检疫机构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按照《农业植物疫情报告与发布管理办法》立即上报疫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积极采取处置措施,防范疫情扩散蔓延。在植物检疫机构监督指导下,全部拔除涉疫植株,挖坑深埋病残体并撒施生石灰覆盖。涉疫大棚土壤采用生石灰消毒,室内设施喷洒10%磷酸三钠和75%的酒精进行消毒。周边棚室、作物喷施抗病毒药剂进行预防。要求涉疫大棚轮作非葫芦科作物三年以上,省、市、县相关植物检疫机构将持续进行跟踪监测,以确保彻底根除疫情。
下一步,河北省植物检疫机构将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强化国外引进种苗跟踪监管,确保引种安全。一是突出重点对象,落实监管责任。将省内首次引进作物、重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等风险较高的引进种苗作为监管重点,实行省、市、县三级植物检机构联合监管。对多年引进未发现危险性病虫的其他种苗,由县级植物检疫机构按比例进行抽样监测,并指导引种单位建立种苗流向档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可及时、准确开展追溯和疫情处置工作。二是规范工作程序,提升监测水平。对重点监管的引进种苗,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和重点关注的有害生物对象,由省植保植检总站制定跟踪监测工作方案,明确监测时期、调查方法、抽样送检程序和工作记录要求。三是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引种意识。对引种企业、用种单位,加强法规制度宣传,规范引种行为,明确配合监管责任;对广大农户,加强检疫性有害生物识别与预防控制技术宣传,引导选用检疫合格种苗,积极报告疑似疫情;对基层植物检疫人员,加强疫情监测、应急处置技术培训,提升新发突发疫情监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