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全球通胀预期点燃!投机资本大批量涌入农产品市场!
2021-02-24  浏览:355
       近期通胀成为高频词,有色、化工、农产品、工业品的涨价逻辑充分证明了通胀是今年投资主线之一。

      早在202011月,高盛集团、世界银行、荷兰合作银行等多家投行机构已经预测,尽管新冠疫情的影响在2021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食品通胀预计将继续存在,农产品市场将迎来持续多年的结构性再定价牛市行情,农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大宗商品资产通常被视为对冲通胀的良好工具。

      在通胀疑虑下,投资者对从石油到玉米等各种大宗商品的胃口大开,大宗商品涨至近八年来的最高水平。

      原油被市场看作是“大宗商品之母”,一旦原油真正腾飞了,那么还会进一步带动其他品种的交易情绪。目前原油主力合约已经回到了疫情前63美元/桶的高位。

640.webp (1)

      追踪23种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彭博商品现货指数周一上涨1.6%,创下2013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自3月份触及4年低点以来,该指数已经上涨了67%。周一铜价自2011年来首次突破9000美元大关,咖啡和粗糖期货也在上涨。

      国内方面,期货市场同样跟涨,其中有色金属、化工、农产品等板块,不少品种价格创下近年来的新高,黑色系多品种跳升,资金跑步进场。文华商品指数2020年收获了12.11%的涨幅后,今年以来继续延续涨势,涨幅近7%

      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全球食品价格连续八个月上涨,1月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升至近7年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1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上涨。

      分析师表示,食品价格目前尚未达到本世纪头十年末粮食危机期间的水平,但其走势令人担忧。

      联合国粮农组织还警告称,全球贸易量的增加以及全球谷物库存的急剧下滑至5年来最低水平,使市场更容易受到产量下降的影响。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表示,农业大宗商品市场还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支撑,包括更广泛存在的、股市中的积极情绪,各国经济刺激计划,以及有关油价将会上涨的预测,到1月中旬,投机者的玉米净多头头寸已达到2011年春季以来的最高水平,那时玉米价格在每蒲式耳7美元。

      可以说,商品牛市已逐步确立,尽管部分品种涨幅较大,但牛市远未结束。

      对冲基金已经大量涌入大宗商品市场。

      持有的净多单数量持续至少十年的最高水平。这些押注认定,随着经济从疫情大流行中反弹,政府的刺激措施加上接近零的利率将推动需求,产生通货膨胀并进一步削弱美元。

      TD证券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巴特·梅莱克表示,以前从未关注过大宗商品的基金也开始建仓。这意味着涨势可能会继续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预期供应短缺。 

      摩根大通量化分析师马尔科·克兰诺维奇表示,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已经开始,这将是过去100年里第五个“超级周期”。

      这一轮资源价格上涨,逻辑是美国大规模刺激计划叠加全球经济复苏、结构性通胀可能转向全面通胀、产业复苏及需求拉动等多重因素使得涨价趋势极为明确、并且不断得到强化,预计还会越演越烈。

      再通胀影响几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行,“再通胀”又一次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对于国内的通胀因素,影响最大的仍然是猪肉价格的变动。格林基金宏观研究员方岑预测,从目前数据可知,2020年末生猪及母猪存栏已经回到2016年以来的最高值,而2020年年末的生猪出栏量则仍低于2016年以来其他年份的水平。由于惜售行为的存在,可能带动在当前出栏量回到合理水平的情况下,价格仍高位徘徊。

      对于目前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对美国物价总水平的推升,导致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可能性有多大?方岑分析称,目前在美国的实际交易中,市场普遍存在美联储提早加息的预期。鉴于疫苗接种范围的扩大和财政刺激的预期,此前市场对加息预期的修正可能是合理的。但就目前美国的通胀和就业市场状况而言,继续博弈加息预期、过度解读提早加息的安全边际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在市场预期之外,再博弈“再通胀”的性价比很低,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不会成为诱发美联储提前加息的因素。

      来源:中华粮网整理自财联社、博易大师、第一财经等。

下一篇:解密中国“水稻品种之最”!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