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豆、玉米的年度级别反弹,到近期“向前葱”“姜你军”重演,农产品涨价题材不断奏出新旋律。农产品种植板块近期再度成为资金心头好。
多种农产品涨价
实际上,涨价在农产品市场早已不是新鲜事。
一方面,以大豆、玉米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玉米期货突破窄幅震荡的区间上沿继续上涨。截至12月3日收盘,11月9日以来玉米期货主力合约累计涨幅为5%,今年以来玉米期货累计涨幅达38.69%;11月20日-12月2日,豆一期货主力合约日线“九连阳”,累计涨幅为8.8%,今年以来该品种累计上涨69.34%。
另一方面,以葱、姜为代表的小宗农产品集体涨价。数据显示,生姜价格方面,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生姜价格目前报16元/公斤,年内最高点出现在11月初,为21元/公斤,而5月该市场生姜价格仅为8元/公斤,生姜价格在7个月内已经上涨了100%。葱价方面,目前北京大洋路农副产品市场大葱批发价格为6.5元/公斤,较今年4月初低点1.5元/公斤明显上涨,涨幅累计达333.3%。
山东是国内大葱重要产地,当地大葱批发价格对应国内大葱市场低点。数据显示,在山东潍坊地区,大葱好货价格当前参考价约为2.00元/斤,较一个月前1.20元/斤上涨66.67%,较去年同期0.11元/斤上涨1718.18%。
一轮农产品涨价预期的正反馈正在市场发酵。A股多只涉及农产品种植的个股近日估值明显抬升。截至12月3个交易日收盘,大北农、宏辉果蔬涨停,朗源股份涨4.51%。其中,宏辉果蔬最近5个交易日中有3日收报涨停;该股近一年、近6个月涨幅分别为39.83%、-2.12%;明显低于同期行业涨幅52.55%、17.27%。
A股市场上的调味品概念股近期也出现异动。12月3日,莲花健康、中炬高新、海天味业、千禾味业、恒顺醋业股价分别上涨2.88%、2.54%、2.91%、1.50%、2.12%。
值得一提的是,在粮食、蔬菜价格上涨的同时,猪肉价格目前仍旧处于下降通道。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猪肉平均批发价格为40.91元/公斤,同比下降5.84%。
多因素推涨
“疫情冲击全球粮食安全,进口成本持续抬升,农产品强势不改;受资金推动影响,渠道主动建库,大幅减缓季节性供给压力,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张,刺激饲料消费加速增长,粮价易涨难跌。”格林大华研究员张晓君表示,就玉米市场而言,虽然新粮集中上市或缓解阶段性供求紧张,但预计长期强势格局难改。
玉米、大豆涨价背后,现货市场轮番出现贸易商“抢粮”现象。农民及贸易商出货情况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也是影响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受东北不利天气影响,目前部分农民开始销售不利于存储的‘地趴粮’,大豆跨省运输逐步恢复。但根据统计,黑龙江省目前有近六成大豆仍在农民和当地贸易商手中,农民惜售和看涨情绪依然较高,大豆市场供需矛盾较突出。”瑞达期货研究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葱、姜、蒜价格长期处于剧烈波动之中,价格怪圈不断循环。对于背后原因,中国姜网联合创始人张小双分析,需求弹性小是价格怪圈出现的一个关键因素,受种植情况、产量情况等因素影响,生姜价格往往存在一定周期性,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葱、姜、蒜作为小宗农产品,价格高低变动对于消费者和姜农等均有影响,但姜价大幅波动往往对姜农影响更大。建议姜农有序出货,切勿扎堆销售,也不要盲目跟风扩种。同时,根据价格波动情况,转变卖跌不卖涨的理念,结合自身所持货源品质情况,建立先次后好的出售模式;可以通过电商、网络、自建渠道等对接市场和消费者。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