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几家新媒体报道了【吉林省某农民140多亩玉米倒伏】的消息,(相关消息可点击9.7公顷玉米全倒了!是天灾还是种子有问题?)引发了“种植户”身份的读者和“卖种子的”利益相关方的截然不同的观点:
“买种的”种植户身份的读者,基本上和事主的观点一致:
这个品种9.7公顷全倒了,为啥“别人的家的玉米”地垄挨着却“啥事没有”?
——这不是说明这个品种【抗倒差】吗?
——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卖种子的”身份的读者,却表达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见下截图:
编者注:以上留言来自种业商务网微信公众平台
绝大部分“卖种子的”基本观点是:只要是审定的品种,种子纯度和芽率没有问题,在审定的区域内种植,“卖种子的”就没有责任。
——是的,从《种子法》的层面来讲,这样的观点是“合法的”。
但是,问题来啦,“买种的”和“卖种的”都认为对方有错,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事实上,“卖种子的”和种植户都有一定责任!
第一,“卖种子的”错在选择品种不谨慎,以及对技术指导不到位。
第二,“买种的”种植户错在科技素质偏低,不了解真正的科学技术。
重点之一:“卖种子的”不但要合法,还要在道德层面上【合乎情理】。
玉米品种现在每年审定的在1000个以上,给种子经销商和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选择空间,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的烦恼】。
第一,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所有的品种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是任何一个人都知道的基本事实。
但是,品种之间有巨大差异,正如戴景瑞院士所讲:抗性,就是产量!所以说,种子经销商尽量选择一个【综合抗性较好的品种】不难吧?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的。反正对于你经销商来讲,你卖什么种子不是卖呢?为啥不选择抗性好一点的呢?
抗倒较强的品种特点:株高较矮,穗位较低,节间较短,茎秆较粗,韧性较好,雄穗中轴分枝较长,根系发达,后期“活秆成熟”且审定公告中没有茎秆折断风险提示的品种。
第二,为啥不让种植户在同一块地种植2个种业公司的2个抗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白加红”或“红加粉”种植呢?!
除了玉米倒伏之外,还有干旱,早衰,大斑病,顶腐病,茎腐病,盐碱,渍涝,瘠薄等多种不良威胁。
一个有智慧的种子经销商,最好能从10家种业公司中采取“排除法”获得2个相对更优秀、缺点更少的品种(可根据“活秆成熟,耐密又耐稀”9个字标准,选择到综合抗耐能力强的品种)。
尽量不愚蠢,尽量不侥幸,尽量少犯错,就是最大的智慧。
因为,所以的品种都有缺点,任何一个品种缺点的突然发生,都会让种子经销商“关门”而前功尽弃。
俗话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为啥不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把可能的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让你的经营效益稳步提升呢?
重点之二:种植户要为自己的种植效益负责,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质,采取真正的农业科技,才是根本之根本。
第一,同的一个玉米品种,如果【种植密度过大】,也会诱发倒伏。
第二,种植户底肥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扎根浅”和“茎秆细弱”也容易诱发倒伏或茎秆折断。
第三,种植户在购买种子时,有义务为自己的种植效益负责——主动选择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2个,在自己同一块地【白加红】或者【红加粉】种植,依靠这2个不同类型品种的“根系不同,根层不同,叶片不同,株型不同,散粉期不同,抗逆能力不同”等多个不同,形成了优势互补,抗性互补,不但有效预防倒伏,也能减轻病害,减轻干旱,减轻高温热害等等,最大程度低化解种植风险,实现稳定增产1/5以上(相对其中任何单一品种的“单一种植”而言)。
第四,对于经常发生强对流天气或“风口”的玉米种植区,建议在7-10叶期间进行“二控八防”——第一控旺剂只用控旺剂1袋+1两尿素+1袋微肥,第二控旺采取【十品八防】10组合——抗倒剂+多元微肥+多种杀菌剂+多种杀虫剂等,如此“一喷多效,二控八防”。
(作者:北方农村网科技顾问团 王智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