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真金不怕火炼!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品种身份鉴定进行中
2020-06-17  浏览:1047
 

     6月,流火的夏季到来,

     是喧闹的,多彩的。

     位于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实验基地,200多个鲜食玉米品种正竞速生长,有高有低,抽雄、吐丝、开花散粉将“一气呵成”。

     62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拍摄

     63

     中国种子协会鲜食玉米分会/拍摄

     基地一片绿油油,6月初,这里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2020年中国北京鲜食玉米大会暨北京鲜食玉米节(下称“大会”)按计划对大会参展品种进行身份鉴定(DNA分子指纹鉴定),以确保参展品种真实、安全,为大会顺利召开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工作人员取样中

     此次进行身份鉴定的机构是北京玉米种子检测中心,据了解,其现场取样共取得200多个样品(叶片),然后在实验室进行DNA分子检验和转基因检测。

     当前,套牌仍是国内农作物种业市场的一大顽疾,不仅侵犯了新品种权,扰乱种业正常市场秩序,还严重打击了育种工作的积极性,使得品种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在田间管理过程中曾发现大会展示品种中有几株近似品种。

     身份鉴定,一方面检查展示品种是否存在套牌现象,一方面和品种的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确定品种的真实性,辨别其与其他品种之间的差异。有关专家表示,这项工作十分重要,能防止品种同质化,防止品种权侵权,以凸显品种原创性,保证品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这对于大会的顺利召开很有意义,而防止套牌,营造诚信市场环境,也是大会举办的宗旨之一。

     由专业权威机构进行身份鉴定

     北京玉米种子检测中心(下称“检测中心”)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负责筹建,隶属农业部、北京市农业局的玉米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测试机构。

     检测中心为首个通过农业部品种真实性鉴定资质单位,是高院侵权案司法鉴定单位,承担国家玉米品种区试审定、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标准DNA指纹库构建、种子市场监测等相关分子鉴定工作。


     检测中心提供专业、权威的种子质量检测服务

     检测中心现有工作人员22人,其中博士6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拥有ABI3730XLDNA分析仪,illumina iScanAffymetrix芯片扫描仪,LGC-KASP 高通量检测平台,Biomek自动化工作站,荧光定量PCR仪,几十台384PCR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等先进仪器设备100 余台套。


     检测中心自1993年以来,坚持开展玉米品种分子指纹鉴定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基于SSR标记构建了库容达3万多个玉米品种的标准DNA指纹库;研发高通量的SNP分子鉴定技术,形成玉米SNP鉴定系列芯片;研制出兼容多物种、多标记、功能强大、查询方便的植物DNA指纹数据库管理系统。


     检测中心为农业部、省级品种管理部门、科研单位、种子企业等累计检测样品8万多批次,为我国玉米品种市场监管、品种审定、品种权保护及品种司法鉴定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大会胜景可期

     素材来源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玉米种子检测中心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下一篇:广西种业如何“抢滩”东盟?对全国种业“走出去”的启示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