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简称联盟,下同)在山东省德州市组织召开了常务理事会工作会,交流了近期工作,提出了联盟下一步工作计划,讨论并通过了有关事项。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联盟轮值理事长、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军主持会议,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联盟秘书长王戈出席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联盟专家委员会顾问赵振东作了总结讲话。
前一阶段的工作
会议认为,去年9月以来,联盟发挥资源和行业优势,组织会员单位落实重点工作,着力推进优质麦产业发展。
一是开展品种示范展示。联盟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省开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展示示范,通过对产量表现、田间抗性和品质指标评价,筛选并推介一批品种,为新型经营主体和用麦企业选择品种、建立基地和产销对接提供依据。
二是召开产业发展大会。去年12月中旬,联盟和中国农科院、靖江市人民政府在靖江联合主办了2019年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暨质量发展年会,筛选并推荐了扬麦20、皖西麦0638等9个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中麦578、新麦26等16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和大地2018、济麦22等34个优质中强筋中筋小麦品种。
三是组织苗情考察活动。今年1月上中旬,组织专家赴优质小麦品种展示示范点和小麦主产省开展苗情调查和田间考察,观摩了示范区优质麦品种长势情况,分析了天气条件对优质麦小麦生产的影响,提出了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四是组织产量形势会商。5月上旬以来,组织专家就今年小麦产量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和会商。总体看,今年小麦生产有望实现产量质量双提升,单产普遍增加,总产保持稳定,病虫发生轻,原粮质量好。
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决定,下一阶段联盟将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组织产业调研。启动2020-2021年度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和报告起草工作,仍由去年牵头的单位分别开展育种、种业、生产、加工贸易、流通消费五大领域调研,完善方案,摸清情况,努力做到形势研判准确,问题分析透彻,对策建议可行。
二是开展品种示范。在去年的基础上,安排部署2020-2021年度优质麦品种展示工作,并在2019年品种小面积展示的基础上,选择适宜当地、推广面积大的优质小麦品种大面积示范,并从稳产性、丰产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是组织质量鉴评。拟于12月,联合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有关单位开展优质麦品质鉴评活动,发布2020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和2020年小麦品质鉴评结果,展示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科技成果和相关产品,为联盟相关企业和种植户搭建产供销桥梁。
四是做好工作总结。各品种示范点做好收获采样、检测和评价,搞好示范工作总结,适时发布有关结果。联盟成员围绕产业化方面搞好年度工作总结,经秘书处汇总后形成联盟年度工作总结。同时,做好轮值会长换届工作。
有关事项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有关事项。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拟统一编印《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产业联盟工作简报》,内容主要包括:小麦种业、供求信息、行业交流、工作动态、专家点评、典型事例六个方面,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向秘书处报送本单位工作进展、成效经验、意见建议等,强化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同时,适时注册联盟微信公众号,以《工作简报》为基础,通过微信公众号,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进一步提高联盟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二是开展评选活动。联合中国农技推广协会,组织开展优质小麦产业化推广示范社评选推介活动,总结优秀合作社产业化运作模式,探索优质小麦产业化推广机制,辐射带动小农户发展,授予示范社牌匾或证书,并在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拟对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进行授牌,增强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加联盟的凝聚力。
三是调整换届时间。鉴于今年新冠疫情影响,拟从今年开始,轮值会长的换届由每年9月调整为每年的12月份,做到和工作总结相结合、和工作安排相结合、和质量鉴评相结合、和评比表彰相结合。
(来源:全国优质专业小麦产业联盟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