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来袭,拱棚保温有方法
多膜覆盖 燃烧增温 预防早衰
农业科技报 2019年11月5日
编者按:秋末冬初,拱棚蔬菜多处于结果盛期,随着气温不断降低,如何提高拱棚的保温性,避免蔬菜出现早衰,最大限度延长蔬菜采收期、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成了拱棚蔬菜管理的重点。那么,菜农在管理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多膜覆盖棚内保暖有保障
秋冬季节拱棚蔬菜开花坐果不良、畸形果多,与温度低有很大关系。研究显示,温度对于同化物分配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蔬菜器官的代谢活性而实现。当棚中温度较低时,低温影响了果实器官的代谢活性,使得果实中糖分的积累降低,同化物在叶片中积累,最终抑制叶片的光合活性。在果实成熟过程中,一旦不能保证适宜的温度,很容易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最终导致蔬菜商品性下降,尤其是生食蔬菜,影响会更大。
一般来说,当外界最低温度降到8℃时,拱棚就应该设置二膜,以增强保温性。如果气温下降过猛,菜农则应抓紧利用便利条件,在吊蔓钢丝上增设三膜。当棚内最低温度下降到10℃时,可再在吊蔓钢丝上设置一层膜,提高保温性。随着温度继续下降,蔬菜生长停滞,菜农可将吊蔓绳全部解开,将植株并拢,然后直接在植株上覆盖薄膜,保证植株上现有的蔬菜不受冷害,延长采收时间。
拱棚设置的二膜和三膜不仅要求透光性要好,防雾性、流滴性也要好,以免因滴水、生雾起到相反的效果。如二膜可在距棚膜下端20~30厘米,利用立柱按照拱棚的弧度架设竹竿和铁丝,后在竹竿和铁丝上设置薄膜,两边底端用土盖严,每幅薄膜的相连处重叠10厘米左右,用铁夹子夹紧封严。而三膜则是在二膜的下方,其安装措施可与二膜一样,但要注意与二膜距离可适当增加。
此外,建议菜农在设置二膜或三膜时,最好将固定点一个设置在高位,一个设置在低位,这样可形成了一个“W”型的曲线固定方式,而不是将固定点全部拉平。这样的固定方式具有多种优势,一是固定点高低不一,可将棚内设置的薄膜完全抻平,当棚内湿度大时,膜上聚集的水滴不是滴在行间,而是流滴到低位一侧后沿立柱留下,无形中降低了棚内的湿度。二是大棚膜上滴落的水,也会因为棚内薄膜存在一定的斜面,下落后沿薄膜流走,不会在薄膜上积累,就形不成水兜。三是薄膜抻得紧,更加利于光线的透过,有利于保持棚内充足的光照。
2、燃烧增温早防蔬菜冷害
采用多膜覆盖的办法后,一般能保证拱棚蔬菜有正常的夜温。不过,当遇到大幅降温时,如当外界温度降至零下4至5℃后,小拱内夜温也就在2至3℃,那么,菜农可采取可以通过燃烧增温的措施,如燃点木炭的办法来提升温度,具体应在22时左右,可以提高棚内温度3~5℃,预防蔬菜受冻,成本较低。也可使用燃烧块来增温,据了解,每块燃烧块重300克,自然燃烧60分钟左右,100立方米空间可增温4~6℃,同时还能够补充二氧化碳,效果不错。在电力设施配置较好的地区,有条件的菜农也可在棚内设置补温灯来增温,相比前两种增温方法,补温灯成本稍高些。
以上增温方法虽然能提高棚内温度,但靠近拱棚四周的地方,因为散热快,在温度较低的夜间,蔬菜还是容易出现受冻的情况。所以,菜农还要注意加强对拱棚四周的保温,可以在拱棚四周设置一层挡风膜或草帘等“围裙”提高拱棚的保温性,也可采取在拱棚外侧悬挂无纺布的方法来保温。
3、延长拱棚蔬菜采收期有诀窍
近期,不少菜农棚内的蔬菜出现了叶片发黄、茎秆细弱、畸形果增多的情况,其实这些都是植株早衰的表现,属于生理性问题。例如叶片褪绿发黄,出现这种问题说明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其合成受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矿质养分供应不足。而植株茎秆细弱,花果畸形,则是因植株营养消耗多,养分供应不足所致。因此,菜农要注意根叶的养护,提前预防植株出现早衰。
养根——
促进根系的吸收能力
根系被称为是植物的“大脑”,根系的好坏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处于结果期的蔬菜,对肥水的需求量很大,一旦根系不好或根量少,导致营养吸收不足,植株就会表现出长势缓慢,果实出现畸形等异常情况。根系弱的植株,建议菜农及时做好养根工作,可冲施甲壳素类、微生物菌剂类功能性肥料,及时促生新根、养根,加强根系吸收养分的功能,提高根系的抗逆性。
长势健壮的植株,在施肥上要养根和攻果并行,既要保证蔬菜的产量,同时也要避免植株早衰。除了施用养根的功能性肥料,在此基础上,攻果以冲施水溶肥为主,建议菜农冲施养分全面且吸收利用高的全营养型水溶肥,一是可以满足根、茎、叶、花、果实的生长所需,避免出现养分失衡等缺素现象,二是吸收利用率高用量少,减少肥料的流失,降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
护叶——
增强叶片抗逆性
“根靠叶养”,叶片是光合作用的工厂,若叶片衰老,就无法制造营养,产量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养根先要养叶片。对于缺素导致的长势弱的叶片,可喷用氨基酸叶肥加氮磷钾型叶肥;对于出现黄化、僵化严重的叶片,在用好以上两类叶肥外,还应配合甲壳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叶片恢复正常。对于叶片的全程养护,提高叶片抗衰老、抗高低温、抗药害等因素,可喷施有机水溶肥,养护叶片,提高植株抗逆抗病能力;在根系受损或矿质营养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可叶面喷施硼镁锌叶肥,5~7天1次,延缓叶片衰老,同时又能促进花果发育。
此外,菜农还要根据植株长势合理摘叶,摘叶的原则是摘黄不摘绿,摘下不摘上,摘内不摘外,分次摘除病残黄叶、老叶、稠密叶。摘叶的目的在于既能保证果实生长所需的干物质,又不会造成田间郁蔽的环境就是度。体现在生产中,摘叶的程度最多摘掉全株13的叶片,即保留10-12片功能叶为宜。也就是说,正处于膨果期的番茄下面至少要保留2片叶。
合理留果——
提高果实商品性
菜农不要盲目追求产量,导致后期植株出现早衰,商品性降低。对于长势较弱的植株,可以减少留果数量,或者是及时疏除畸形果,从而保证精品果的产量;当然,蔬菜长势较旺时,也可采取早留果、多留果的方式,以果控棵,但千万要把握好度,达到目的后立即疏除,切忌贪图小利,留果上市,影响了植株生长。
4、拱棚蔬菜拔园后还可种植两茬菜
11月份,大部分温室大棚拱棚蔬菜已开始拔园。拔园后到来年2月份这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大部分菜农已不再种植其他作物,拱棚大多闲置。而笔者在基层采访时,发现很多菜农在拱棚秋延迟茬蔬菜拔园后,还种了两茬青菜:第一茬是油菜,第二茬是菠菜。而且这两茬菜很少施肥喷药,几乎白捡。现将此模式介始如下:
第一茬油菜一般在10月初开始播种育苗,于11月初秋延迟茬蔬菜拔园后定植,约1个月后即可收获。第二茬菠菜约在12月初油菜收完后直播,播后约50天即可收获。
油菜定植前要深翻棚地,无须再施基肥,直接整地做畦,畦宽以1.5~2米为宜,然后在畦内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定植。
定植后浇大水一次,促其尽快缓苗。此间棚内温度应控制在白天15~22℃,夜间5~10℃。缓苗后若土壤干旱可再浇一遍水,苗情过弱时可随水每亩冲施10~15斤尿素提苗。之后无须再施肥浇水,30天后即可收获。
第二茬菠菜在油菜拔园后,及时清理田园,在畦内直接划沟播种,行距为10厘米,亩用种量为5~6斤。直播后浇大水一次,之后因深冬期棚内水分蒸发量较少,无须再浇水,也无须再施肥。约50天后即可收获。
因这两茬菜种植期均处在寒冷季节,病害很少发生,因此无须喷药,属无公害蔬菜,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又因用肥较少(可不用肥),成本较低,效益可观,值得各地菜农借鉴。(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