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视点】好品种和好品种需要谁来运作?
2019-05-14  浏览:791
 
      一年前,《北方农村网•专家顾问团》的王智广老师在微信群发了一段有关于“品种与人(种企)与市场(前景)”三方关联的微信,我看后觉得说的挺好的,它牵扯到了几个“敏感”话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将其拿到这里来与大家分享和分析一番。
      
      王老师发的微信是这样说的:好品种+好人才=特好市场;一般品种+好人才=好市场;赖品种+好人才=中等市场;好品种+赖人才=赖市场;赖品种+赖人才=没市场。好品种固然重要,但运作的人更重要!千万不要让“一个赖人”耽误了你的好品种!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看相互关联的几方是怎么看待围绕着品种、人(企业)和市场,这些各自或相关因素了——
      
      1、搞育种就要关注自己的品种、关注运作这些品种及相关的人,更要关注这些品种的市场前景。
      
      没有那一个育种家不想要自己的品种遇到一个“好人才(企业)”,让品种成为一个有市场前景、并在生产应用中发挥作用的品种;不关注这些、或不想要这些,你就不是一个好的育种家,你也很难再培育出好品种!育种家的品种一旦被市场认可、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后,育种家自己的信心及其它也会由此而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也说明育种家们育种思路的正确!所以,王老师说的“千万不要让“一个赖人”耽误了你的好品种!”这个说法是正确的!
 
      2、做为种子企业来说,就如同王老师所说:“好品种+好人才=特好市场;一般品种+好人才=好市场”。
      
      拥有了“好品种”就很容易的拥有了“好市场”,从而获得“好品种”、“好市场”给我们所带来的效益和信誉。相反,“赖品种”在手里,不仅很难产生正效益,甚至还会出现倒霉赔钱、损伤企业名声等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所以,“好品种”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没有哪家种子企业不想要得到“好品种”。随着新《种子法》和各种相关管理措施的落实,以往在品种营销中的“套牌”现象会得到抑制,这样真正的“好品种”对于种子企业来说,应该是志在必得!
 
      3、关于“好品种”的标准,我在几天前说过了—— 一、品种没有致命的毛病;二、必须是审定过的;三、打下的粮食有人收购和有个相对好价钱。
      
      我认为,只要具备这三点,我们就可以将其定义为“好品种”,其就有形成“好市场”的潜质。如果“好市场”没有形成,说明有两个可能的问题存在:一是品种不够“好品种”的标准;二是没有遇到“好人才(种子企业)”。就如同农大的小麦品种3753和农大212一样,从俩品种经一些人或企业在推广过程中的表现看,它们具备“好品种”的标准,但的的确确是没有遇到“好人才”,或者说对于这两个品种,农大自身就没有想要遇到“好人才”!事实就像天津武清邵凤成先生所说,“品种不错,谁都想拿它挣钱,结果没有一家牵头,最后“价格战”把这个品种毁了……。”所以,“好品种”的主人应该像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出嫁一样,花一些心思,更要有一些尊重!
      
      4、“好人才(种子企业)”的界定标准。
      
      我怀疑,今后种业实力将不光光表现在对品种的宣传与策划的各种花样招术上,更该体现在对其产品功能的扩展与应用上,特别是是考虑到了产品“下游”的去向等;另外还要表现在对于运作品种一些缺陷的了解和弥补上。我们总说,没有十全十美的品种,但品种的不十全十美绝不应该成为我们运作不好的理由,企业也绝不能束手等着品种推广运作过程中问题的发生或倒霉的来临!应该主动出击,在对品种真正的了解基础上,提前防范将要发生的问题才是!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国早前的几个优质麦推广过程,是不是有多家都出过“要命”的问题啊?什么原因?是品种有缺陷,是气候捣乱,但更关键的是我们缺乏“好人才”。由于我们对品种了解不够,该有的弥补或调整措施就难以执行和到位的落实,这样在品种还没有形成“好市场”的过程中,让品种小小的暇丝羁绊了我们,最终导致这些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企业也跟着倒霉!想想当初的藁优8901、郑麦366、新麦26、济麦4号等,是不是在形成“好市场”的过程都非常的坎坷啊!是不是一些人们现在还心有余悸或“阵痛”啊?
 
      5、只有真正对品种了解,才能够进行品种的推广和市场定位。
      
      不是所有的品种都是“适合推广”型品种,而真正的认识一个品种是否具备“适合推广”的标准,不是区域试验的表现和数据,更不是那个专家“大碗”说的,而是靠推广和生产应用过程中的检验,是靠品种自身有过硬的表现。只有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难以用其它手段克服或抑制的“致命”缺点,这样的品种才会被我们不客气的否定。而能够通过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发现品种的“致命”缺陷,客观、果断的终止这样品种的推广,更应该受到点赞!
      
      我们说了,没有十全十美一点毛病都没有的品种,这些品种都是审定通过的品种,它们有毛病,但毛病不致命!致命的是我们推广者没有认真对待和过于盲目乐观,最终造成了自己倒霉。同时,也连累了育种人和这个品种。所以,今天我们认为,“运作”不光光是要将种子卖出去,还要跟踪、要有“特殊”服务,直至“好市场”形成。
      
      一个“好品种”能够成就一个好市场、继而成就一个好企业;一个“赖品种”能够败坏一个市场、坏掉一个企业。“好品种”是在“好人才企业”运作推广过程中表现+企业运作出来的;“好人才(企业)”也是在品种的推广与运作过程中打磨与锻炼出来的。“好人才(企业)”需要有“好品种”;“好品种”更需要“好人才(企业)”来运作!
      
      (作者:麦S,原名宋印明,种业商务网特约撰稿人)
下一篇:北京市:春季大田种子市场启动 购销两不旺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