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中外大咖齐聚杨凌 共话种业发展未来
2018-11-12  浏览:634
 

中外大咖齐聚杨凌 共话种业发展未来


——第二届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发言摘登

农业科技报 2018年11月9日 B4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117日,一场以“国际种业前沿技术与创新分享”为主题的第二届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在第25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期间举行。论坛上,国际、国内知名育种企业、专家、行业主管部门集聚一堂,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参会代表共同分享全球最新种业技术成就与产业趋势,集中研讨、交流国际种业前沿技术与政策,在促进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了许多有益共识,将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记者就部分业内权威、专家学者发言进行摘登,以飨读者。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尚遥 翁瑞 采访整理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刘旭:创新融合促进种业大发展


  丰收之季,来到素有“绿色硅谷”之称的杨凌,我想讲的是种业的创新与融合。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我国种业搞上去”的要求,种业必须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为目标,坚持产业主导、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用协同,构建新时代种业创新体系、产业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全面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品种大更换,实现质量大提升、产业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总框架下,农业对外合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发展加快融合,对外合作机制日益完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种业也是如此,从2016年开始,陶氏并购杜邦,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巴斯夫收购拜尔相关业务,巨头之间不断整合,种业界风云变幻。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聚集,更是种业与农化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对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集成,是对农业生产领域全方位立体式的整合与控制,资本、技术、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聚集。

  目前,我国农业对外合作发展迅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对外合作带来极大的空间,譬如,东南亚杂交稻种子潜在市场规模要远超中国市场,以前东南亚等国对种子市场限制严格,我国种子企业进入困难。而随着东南亚等国正逐步放开对种业限制,我国种子企业进行本土化研发、制种、销售将成为可能。不仅是杂交稻种子,整个种业都有望迎来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各个国家带来包括农业在内的发展新机遇,农业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不仅带来了种业行业大发展,大融合,也造福了沿线国家的百姓。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推动中国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良种的培育和应用,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生物技术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以“生物技术+信息化”为特征的种业科技革命正推动种业研发、生产、经营和管理发生深刻变革。以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等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加快,使育种定向改良更加便捷,育种效率几何级增长,育种由随机朝定向、可设计转变,品种“按需定制”正成为现实。

  今年62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放宽了种业领域准入。中国企业将进入与国外企业同台唱戏、同台比拼的时代,必须承认差距、面对现实。

  促进农业人才、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是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的重要宗旨。本届论坛邀请陶氏杜邦、先正达、拜尔、巴斯夫等全球大型跨国企业的重要负责人和科学家齐聚杨凌,与国内优秀种业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共同交流国际种业的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发展趋势,希望来自国内外、产学研的各界同仁能够充分交流、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推进现代种业进步,推动中国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希望通过举办此次论坛,促进杨凌种业产业聚集和发展,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作物科学亚洲协会种业法规事务总监西尔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物科学亚洲协会(CropLifeAsia)是代表植物科学行业的全球联合会的一部分。其成员包括拜耳(Monsanto现为拜耳),CortevaAgriscience(陶氏和杜邦的农业部门),先正达和巴斯夫。

  作物科学亚洲协会(CropLifeAsia)致力于提倡有关作物保护和农业生物技术及种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是促进和倡导为农民、政府、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我们提供植物科学技术,以及负责任地使用它们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农民应对食品、饲料、燃料和纤维需求不断增长的挑战。通过植物科学产业,希望培育出更好的种子和植物,这将使许多农民增加收入,以确保农业可持续性。同时,我们还向各种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的信息,并欢迎与对可持续农业感兴趣的各方进行合作交流。

  杨凌国际种业论坛由中国各部委联合主办,论坛的主题是“国际种业前沿技术与创新分享”,今天大家从四面八方欢聚在此,说明这个论坛活动对每个人来说意义非凡。我认为,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是国际农业创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非常幸运能够参加此次论坛活动,因为这是一个相关利益相关者会面并能够分享彼此想法和经验的场所。很高兴看到全球知名的农业公司展出他们的产品,包括种子、化学品和农业机械,并展示他们在现代技术方面的创新方法。我认为,与会者的数量表明,许多人正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副主任张作凯 种业科技创新要着眼农业供给侧改革


  农业的源头在种子,种子的基础在科技。种业是一个系统性和集约程度较高的行业,不但涉及到作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作物育种学等多个生物学科外,还和种子加工与贮藏、作物栽培、作物保护和作物机械化生产等多个领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促进种业科技创新之前,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种业科技创新必须结合我国农作物产品领域的主要矛盾,着眼农业供给侧改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备受重视,而我国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偏低,多样化程度低,优质农产品存在巨大产需缺口,高端优质专用产品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和轻简化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缺乏适宜机械化作业新品种。

  第二,种业科技创新必须和种业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明确种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公益性研究由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为创新主体,而竞争型产品研发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从而打破公共科研部门利用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参与竞争型产品研发的垄断地位,并促进源于公共科研部门的基础科研成果向企业流通的局面。

  第三,种业科技创新必须认清当前农业生物前沿技术的发展特点。现代育种是建立在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经过了100多年的逐步发展,到今天呈现井喷式发展:基础研究领域的成果已经成为驱动农业生物种业发展的创新源泉,前沿关键技术快速突破推动种业进入新一轮技术革命,种业品种研发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何充分认识和利用当今的农业前沿技术,是我国种业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一环。

下一篇:冬季果树修剪 这个重点要注意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