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中国将采购300亿元大豆 东北大豆“无人问津”
2017-11-13  浏览:368
 
      中美企业家对话会1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两国元首出席中美企业家对话会,并见证了签约仪式,两国经贸合作的金额达到2535亿美元。其中涉及到农业达到62亿美元。中美贸易逆差将得到改善。
 
      中国同意2017/18年度再进口1200万吨美国大豆
 
      据报道,在中美贸易会上,美国大豆行业已与中国进口商签署了两份意向书,中方将在2017/18销售年度进一步购买1,200万吨大豆,金额为50亿美元。
 
      这两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为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声明所披露,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宣布的一系列贸易协定之一。
 
      第一项协议于11月8日签署,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协议中表示,将采购8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为34亿美元。
 
      USSEC称,第二项协议将于周四由粮食交易商ADM(ADM.N)与中国中粮集团签署,中方意向采购400万吨美国大豆,金额为16亿美元。
 
      近期,国内豆市可谓南北“两重天”。
 
      沿淮地区“炒价”现象拉动毗邻地区跟涨,东北各地国储收购“门庭若市”,“十里长廊”式的卖粮队伍令大多数贸易商“望尘莫及”。
 
      东北地区新季大豆产量增幅较大,即便国储价格稳定,但收购量仅是“杯水车薪”。市场和企业已不再关注国储大豆价格,因其收购量甚微无法减缓产区压力。
 
      相反,豆农的惜售情绪或多或少地有所增加,对豆农来说,这种“望梅止渴”的国储价格如同指导价,真正出售仍然受到“长龙”队列的制约。
 
      由于近期东北各区域天气情况的有利“支撑”,陆路运输短期内仍有明显的快捷优势。
 
      铁路运输已经渐渐出现压力,许多资源型配置加剧了哈局、沈局运营调配压力。
 
      由于运营费率已明显“吞食”大豆下调的价格,本周东北部分商品豆高价区域仍有小幅回调的可能。
 
      市场、企业短期入市仍表现出不太配合,反弹动力仍然缺失,很难摆脱低位振荡格局。
 
      产区许多大型油企在粮油行情不乐观的状态下,收购价格很难松动,而3300元/吨的心理价格又很难收到意中粮源,这种僵持的延续,让总量很难转化,导致产区压力继续加大。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下一篇:佟屏亚:黑龙江玉米考察记事,面积徘徊、价格波动···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