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人物|让苍生不再挨饿 “水稻院士”用一生履行承诺
2017-08-29  浏览:431
 
      本报记者 刘志伟 实习生 刘晶晶
 
      8月9日凌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国在武汉逝世,享年78岁。
 
      8月13日,朱英国遗体告别仪式在武昌举行,武汉大学师生代表,朱英国的亲属、生前友好等500多人前往送别。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在朱英国院士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照片:烈日下,绿油油的水稻田里,习近平总书记查看水稻长势,并向朱英国了解水稻新品种培育和推广情况。
 
      2013年7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冒着酷暑深入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实验基地。珞优8号、珞优10号、两优234……朱英国一一介绍基地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
 
      当获知珞优8号亩产800公斤,是湖北连续7年、全国连续4年主推的超级稻品种时,总书记握着朱英国的手说:“您辛苦了。感谢你们作出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科技兴农,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总书记这次视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的鼓舞和鞭策。”朱英国表示,“作为科学家,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力解决好科学界承担的关键性科学问题,担好担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朱英国一直强调,水稻是中国的原始创新,创新是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对于红莲型杂交稻来说,种质资源的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
 
      甘当“水稻候鸟” 
 
      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让乡亲们远离贫困和饥饿。正因为如此,1959年参加高考时,朱英国一连填了3个武汉大学生物学的志愿,并如愿以偿考上了武大。
 
      刚进大学不久,朱英国和许多人一样遭遇了席卷全国的饥荒。这也更坚定了他的梦想:让世界远离饥荒。5年后,朱英国毕业留校,专注于水稻科研工作,半个世纪矢志不移。
 
      1964年,朱英国就参加了汪向明教授领导的水稻生育期遗传教育部重点科研组,开始水稻遗传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初,湖北省水稻三系协作组成立了,研究水稻雄性不育与杂交水稻。武汉大学作为组长单位,选定朱英国担任组长,组织武汉地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50余人,集中在沔阳县(现仙桃市)排湖原种场开展大协作,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
 
      秋风乍起,朱英国就奔赴广西南宁。寒冬来临,他又转战海南岛。直到次年春天,他才揣着希望的种子返回湖北。就这样,从1972年起,他便开始了“水稻候鸟”的生涯。回忆多年前在海南的艰苦条件,他很感慨:“一路坐火车再坐轮船,一个星期才能到达海南陵水县,有时连座都没有。”
 
      成就比肩袁隆平 
 
      1972年,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经过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其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于是,红莲的名称及其第一代诞生。这项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几十年来,红莲家族中的红莲优6、珞优8号、珞优10号陆续诞生。如今,红莲型杂交稻在全国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1亿亩。其中,仅珞优8号就达到2000多万亩。
 
      在杂交水稻领域,袁隆平的“野败型”与朱英国的“红莲型”以及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而且只有“野败型”和“红莲型”被大面积推广种植,并被冠以“东方魔稻”的美称。
 
      红莲型系列杂交稻的问世,可改变杂交稻种植的单一模式,在遇到突发病害流行时,可为粮食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人们称他是“湖北的袁隆平”,朱英国却谦虚地说:“不敢当!”
下一篇:现代种业高峰论坛:传统育种亟须“生物技术+”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