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谈谈土壤板结原因及危害
2017-03-01  浏览:27
 
    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在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是农业生产上经常碰到的问题。土壤的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现将其原因及危害浅述如下:
 
    一、板结原因
 
    (一)有机质含量低
 
    有机肥使用少,有机质含量低,会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二)长期单一使用化肥,忽视生物肥、有机肥的使用。
 
    1.氮肥过量。向土壤中过量施入氮肥后,微生物的氮素供应增加1份,相应消耗的碳素就增加25份,所消耗的碳素来源于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2.磷肥过量。磷肥中的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即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3.钾肥过量。钾离子能将形成土壤团粒结构的多价阳离子置换出来,而一价的钾离子不具有键桥作用,土壤团粒结构的键桥被破坏了,也就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三)地上水资源缺乏,利用矿化度高、水温低的地下水浇水。
 
    (四)风沙、水土流失,表土层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带走,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
 
    (五)土壤的酸碱性过大或过小。如下酸雨。
 
    (六)塑料制品未完全溶解。如塑料地膜等没有及时清理,在土壤中无法完全被分解。
 
    (七)农田土壤质地太粘,耕作层浅。
 
    二、土壤板结的危害
 
    1.影响根系发育。在土壤板结的情况下,因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植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养分的吸收。
 
    2.导致缺素症。缺素症有时并不一定就是土壤中缺少这种元素,而是因为土壤板结、土壤酸碱度不适宜、或者是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引起的根部吸收能力下降导致的。
下一篇:平菇转潮期管理的几点建议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