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菌种绽放,菌菇飘香
2016-08-01  浏览:194

 菌种绽放,菌菇飘香

农民日报 》( 2016年08月01日   06 版)
 
    编者按: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里介绍的第一种美味食材松茸吗?它就是食用菌大家族中的一员。据了解,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我国食用菌产业,随着消费者膳食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年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食用菌生产第一大国,食用菌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排名世界第一。本期前沿聚焦,带你一起了解这绽放的菌种、品尝飘香的菌菇。
 
3个液氮罐,为何专人看管?
 
——走进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
 
    本报记者缪翼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食用菌产业科技研究室的一间实验室里,有3个液氮罐,每天有专人看管。
 
    罐子里有什么宝贝?近日,记者走进实验室一探究竟。
 
    10多年时间,收集8000株种质资源
 
    一般很难想到,在100℃沸腾火锅里的食用菌,其种质资源的存储条件为零下196℃,永久保藏。
 
    中国农科院食用菌产业科技研究室的3个液氮罐里,就保存着8000多株独立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且大部分种质资源已经具有DNA指纹。
 
    “可别小看这3个罐子,这可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在该研究室主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金霞眼里,简直就是“宝贝”。“每天有专人看管,看温度是否达标、是否正常运转。这可是我们用10多年时间收集到的,不能有一点差错。”
 
    未来30年,商品菇可达百种
 
    张金霞介绍,我国商业化栽培的菌类作物种类约60种,其中常见的商品菇有20多种,未来30年可增加到100种左右。“目前,平菇、香菇、黑木耳、毛木耳、金针菇、双孢菇等传统品种继续保持优势,为最大宗种类,年产量均超100万吨;杏鲍菇、姬松茸、白灵菇、榆黄蘑、杨树菇等珍稀品种逐步推广;猪肚菇、大球盖菇、绣球菌等新品种不断选育栽培。”
 
    目前,以张金霞为首的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建立了平菇、香菇、黑木耳、金针菇、草菇的育种筛选模型,对结实性、丰产性、抗性、周期等进行定向鉴定筛选,由有过去的完全田间筛选转变为室内初选后的田间试验,大大减少了田间试验的工作量,育种效率提高2.3倍。经过8年的努力,全体系选育食用菌优良品种44个,已经在全国各地推广。”
 
    在“十二五”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总结上,这些被一带而过的繁复工作,凝聚了科学家们多少个艰辛日夜。用张金霞的话说:“我国食用菌研究起步较晚,科学和技术‘欠账’过多。然而,尽管如此,仍然有这么一批科研人员在为之努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李玉告诉记者,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形势十分迅猛。
 
    用数字来说话:据统计,我国食用菌产量已超过3000万吨,总产值超2000亿元。
 
    作为理想的营养和保健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多地被消费者所喜爱。食用菌已经成为农业领域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作物,名副其实。
 
    高压锅灭菌,两张网把门
 
    棉籽壳、木屑、玉米芯、麦麸、玉米粉、豆粉、石膏粉……张金霞带记者来到另外一间实验室,这里堆放着这样一堆“奇怪”的实验材料。“这些就是做食用菌栽培基质的原材料。”张金霞告诉记者,“可见,栽培基质完全是由天然有机质制作而成。”
 
    在实验室另一侧摆放的一个大型高压锅,同样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不论是我们做实验,还是种植户进行食用菌种植,菌棒都是从高压锅里出来的,所有的材料都是灭过菌的。”张金霞告诉记者,“什么东西经过高压锅还能存在病菌啊。”可见,菌棒里除了人工接种上的食用菌外,没有其他任何微生物。
 
    菌棒灭菌后,冷却和接种都是在洁净环境下进行了。这一系列的专业过程之后,菌棒就要搬到另一个棚里去出菇。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对大棚进行消毒和灭虫,以预防出菇期间病虫害的发生。
 
    “蘑菇长出来之后,自然就会有香味,会招来害虫。”张金霞告诉记者,所以,菇棚的门窗和通气孔都安装有防虫网,以阻隔棚外飞虫的进入。棚内还挂着可以黏住飞虫的黄板和可以电死害虫的黑光灯,这样想发生虫害都不可能。”可见,食用菌种植全过程病虫害完全可控,也不用打药。如此种植而来的食用菌,可谓“想不安全都难”。
 
问:产业今后路咋走?

答:工厂化带来无法比拟的高效益
 
    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5月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挂牌。
 
    对于这个近年来我国产能较大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来说,上市似乎也是必然。
 
    据了解,2014年,该公司实现工厂化金针菇总产量10.64万吨,实现工厂化真姬菇总产量9866.14吨,食用菌生产能力可想而知。
 
    然而,10.64万吨金针菇仅占同期全国工厂化金针菇总产量的11.96%,9866.14吨真姬菇仅占同期全国工厂化真姬菇总产量的9.72%,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程度显而易见。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大部分还处于传统农户栽培模式,工厂化食用菌栽培在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较小。”李玉告诉记者,“因为杀菌、温控等工序对生产设备要求很高,传统的家庭式生产方式达不到这个硬件标准,而工厂化生产解决了技术难题,同时在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工厂化生产的蘑菇必须在杀菌、水质、空气等多个方面执行高标准才能够提高单产,保证品质,所以工厂化蘑菇其实质量比传统作坊式生产的蘑菇更有保证。”
 
小小食用菌,致富大帮手
 
    ●不与人争粮。食用菌的生产不需要粮食,只要有秸秆,有菌种,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
 
    ●不与粮争地。种植食用菌可以不选择好地,对于粮食生产来说,良田才能高产,可是食用菌不需要,只要创造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戈壁滩、山洞中也可以种植食用菌;
 
    ●不与地争肥。菌类的种植不需要上肥,并且菌类生产中产生的下脚料还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用它培肥的土壤生产出来的西红柿、黄瓜等蔬菜质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产品;
 
    ●不与农争时。食用菌的种植不需要配合时间,任何季节,只要想种就能种得出来;
 
    ●不与其他作物争资源。生产同比例的干物质,生产一公斤水稻的用水量是682公斤,小麦是557公斤,玉米是349公斤,食用菌的用水量只有2公斤~4公斤,是其他作物生长几百分之一。
 
    杨悦
 
    云南省施甸县木老元乡的布朗族乡亲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菌子,竟成了自己返乡就业、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得益于施甸县高海拔、低纬度的独特地理环境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施甸县可以实现全年出菇,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种植,种出的香菇等食用菌个头饱满、品质好,不但鲜菇深受国内市场欢迎,经过加工的食用菌更走出了国门,热销东南亚等国,种植食用菌的市场潜力巨大。
 
    但就是这么一座“金矿”,曾经却很难被挖掘。食用菌种植必须形成规模,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贫穷、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到位,施甸县布朗族群众,或是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种些苞谷、土豆等作物,艰难度日,或是选择背井离乡,外出务工。而具有实力的企业,又因为流转不到土地、招不到合适的人员而难以扩大生产规模。
 
    借助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整族脱贫帮扶项目的开展,企业、土地与农民被紧密整合在一起。在位于施甸县姚关镇的大本事公司总部,公司总经理赵兴健详细介绍了当前大本事公司扶持村民脱贫致富的模式:“通过企业、政府与农民签订的协议,每年我们从农民手里长期流转土地,村民们可以有一笔稳定的固定收入,村民也还可以在大本事公司的大棚中从事食用菌种植工作,夫妻两个人平均一年可以种植10万棒菌棒,获得六万元的收入,既照顾了家庭,又可以通过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不只在云南,在全国的许多地区,食用菌种植都已经成为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福建是我国的食用菌之乡,种植食用菌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我们这里的群众普遍只种植一种经济作物,种烟草就只种烟草,种莲子就只种莲子,虽然单一作物的经济效益不算低,但一季的收入要一年花,大家普遍都有些捉襟见肘。”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镇长说。
 
    人闲着、地空着,只有让土地创造更大财富,才能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为此,五夫镇政府在主要种植产业的间歇期,组织当地食用菌种植企业向村民们传授种植技巧,统一提供种植菌棒,引导村民们利用闲置的土地、设施开展食用菌种植,对于村民们种植出的食用菌,统一收购、加工后进行销售,实现了企业、村民共赢的良好局面。
 
    其中原因不难理解,由企业统一教授种植技巧、统一提供菌棒,有效保证了食用菌产品品质,也为稳定销路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促进企业更好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将现有设施、人员的价值最大化,在没有增加大幅投入的前提下,实现了户均收入的大幅提升,而且由企业负责统一的收购、销售,避免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运行模式,有效规避了很多市场风险。
 
    食用菌种植虽然能帮助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但其本身不易保存、不易长期运输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贵州省毕节地区在近年来就积极引进食用菌生产企业在产地建厂,在产地实现深度加工,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也大量吸纳了当地劳动力,帮助当地农民更好脱贫致富。
 
    。可以想见,只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产品品质,更好实现农企结合,随着我国食用菌市场的不断扩大,必将有更多农户受益于种植食用菌而实现脱贫致富,食用菌产业,也必将为我国在2020年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发挥更大作用。
 
67%玉米秸秆基质最佳比例
 
    本报记者缪翼
 
    今后,黑龙江省伊春市周边的农民不会再主动烧玉米芯和秸秆了,因为玉米芯和秸秆可以卖个好价钱。
 
    原来,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开展的黑木耳新型基质栽培技术将示范点设在了伊春市友好区,且涉及的新型基质需要用到大量玉米芯、玉米秸秆、棉材等农作物秸秆。
 
    在伊春市友好区食用菌研究所的黑木耳栽培实验3号大棚里,排列整齐的菌袋里发出黑木耳的菌芽,看上去均匀,摸上去软硬适中、持水力很好。细处理玉米秸秆:67%;木屑:20%;菌种:伊耳……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黑木耳栽培岗位专家、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张介驰指着实验标识牌告诉记者:“玉米秸秆最高可添加到80%,实验证明,添加到67%是表现最好的,菌袋紧实度、出芽率和持水力都很好,可以代替3/4的木屑。”
 
    这绝对是个利好消息,意味着秸秆处理和食用菌原料难题将迎刃而解。
 
    “我现在每年可节约成本3万元。”年生产黑木耳20万袋的种植大户黑龙江省海林市斗银村李树茂告诉记者。
 
    “农民自然最关心效益。”张介驰介绍,以目前黑龙江省木屑原料价格、秸秆运输加工成本和替代比例等情况来分析,使用玉米芯基质可使单袋原料成本下降0.1元~0.2元,则每万袋可节约成本1500元左右。黑龙江省全年黑木耳栽培规模超过50亿袋,全部使用玉米芯等秸秆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节约的生产成本是惊人的。
 
    同时,针对消费者最关心的品质问题,张介驰更是拿出了“铁证”。根据目前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组织有关检测部门测定的结果显示,黑木耳粗脂肪、蛋白质、总糖、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均有所变化,其中比较显著的是玉米芯基质的蛋白质含量和灰分含量分别提高近10%,其他组分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而采用大豆秸秆基质的黑木耳产品中蛋白质含量则由8.87%上升到13.6%,变化较显著。同时,测定结果显示,玉米芯、玉米秸秆等作为基质栽培生产的黑木耳,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量与传统基质相比没有出现异常,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下一篇:甘肃:一起涉嫌未按规定生产种子案有了新进展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