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茄子黄萎病怎么治
2016-06-17  浏览:64
 
      茄子黄萎病又名凋萎病、黑心病,苗期与成株均可发病,多从门茄座果后开始发病,先是植株下部叶片近叶柄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逐渐发展成半边叶或整叶变黄,叶缘上卷,最后干枯脱落。发病初期,晴天植株萎蔫,早晚尚能恢复,严重后不再恢复,植株枯死。有时同一植株上,部分枝叶发病,其余部分无症状,剖开病茎基部,其木质部呈灰褐色或棕褐色。 
 
      茄子黄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真菌侵染致病。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并能长期存活。条件适宜时,病菌从伤口或幼根表皮及根毛直接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带菌土壤是其主要来源,种子亦可带菌传播。病菌主要靠雨水、灌溉和人们农事传播。其适宜发病温度为20-26℃,土壤温度高时发病重,地势低洼、土壤粘重、透气不良、氮肥使用过多时发病重。气温高于38℃时病菌受抑制。 
 
      防治方法:综合防治参阅番茄早疫病。如果已经开始发病,主要用药如下: 2000倍天达裕丰+600倍“天达-2116”药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75%甲基托布津6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23%络氨铜4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DT可湿性粉剂3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铜高尚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黄腐酸盐500倍+600倍“天达-2116”药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灌根,每株用量150-200毫升,每10天一次,交替灌根2-3次。植株喷洒每7—10天1次,交替用药,连续喷洒2—3次消灭之。
下一篇:番茄褐斑病防治方法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