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种企补上“信息化”这堂课
2015-11-30  浏览:306

 

种企补上“信息化”这堂课

农民日报》( 2015年11月30日   08 版)

    编者的话:

    想象一下:你在家中用互联网上轻松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耐心地等待快递员上门。门铃响了,你开门一看,快递员骑着马来送件。是一种什么感受?

    这种“错乱感”,种企并不陌生:一方面,育种研发作为极具科技含量的一项工作,早已进入分子技术时代;另一方面,不少种企的管理,无论是对经销商,还是对企业员工,还停留在十分落后的时代里。

    近期以来,隆平高科、中种集团等一批现代种企,积极布局信息化战略,试图构建与现代企业相匹配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希望种企可以尽快补上“信息化”这堂课。

隆平高科“隆商通”上线——

农民买种子有发票经销商卖种子有数据

 图为隆平高科“隆商通”定兑系统上线启动仪式胡乔旸摄

    本报记者李国龙

    11月24日,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隆商通”手机客户端上线发布会在合肥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系统将首先在苏、鲁、皖、豫15个县开展试点。

    “隆商通”定兑系统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该系统包括电脑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两部分。系统首期可以开展定兑业务,零售商管理,提货、发货、调货、退货,库存管理,示范户管理等功能。第二期将开发出对账结算、活动管理、渠道管理、宣传促销品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未来实现经销商运营管理、其他业务平台接入、大数据应用等功能。最终实现传统经销系统的信息化。

    据试点经销商介绍,系统的使用可以让农民拿到正规发票,购种更加有保障。对县级经销商来说,定兑更加精确,可以随时查询到每个零售商的订购兑现进度;实现精细化的营销,随时统计零售商数据,精确到每个村,指导工作方向,针对薄弱、空白村庄,主动下乡订购。

    据隆平高科信息化负责人介绍,“隆商通”定兑系统上线主要是为了应对“互联网+农资”对传统种子经销渠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它满足了传统种子经销商亟需升级换代的需求,顺应了经销商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的趋势。

    近年来,隆平高科一直把信息化战略与人力战略、科研战略、并购战略、国际化战略作为打造种业航母并行的战略。信息化的核心是改变商业模式、构建更可信的商业关系,从生产分销模式变成运营农户的模式。实质上,就是给农民搭建平台,让农民更方便的实现种植增收,这样才能建立牢固的信任关系,不能以旧的模式来粉饰,必须以新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其次是解放双手、提升效率与效益,如生产与管理简化、规范、挖掘。

    隆平高科作为“种王”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在朝着“农王”的方向发展,不断提升对规模种植农户的服务能力。通过“阶段优化与核心能力优化”实现对用户的持续运营,逐步实现资讯服务、粮食交易服务、农机服务、农资服务、农技服务、金融服务等;通过“隆商通”定兑系统,构建信任体系,消除信息不对称、消除库存、降低经营风险,做到农户的全程打通,实现对农民的增值服务;通过“农视频”、”农气象”、“粮食交易”等种植规划与管理系统实现品种管理的全程打通;通过内部的质量管控系统的升级换代实现品种质量控制系统的全程打通。最终实现农户、适宜品种、适宜区域、规范种植管理、适宜种植环境的五个精准对应,增加农户收益。

 

 

中种生物育种研发信息化

过程可视化自动化数据可管理可追溯

    近日,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育种研发信息系统正式上线,标志着中种集团在科研信息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此中国种子集团生命科学技术中心的研发工作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管理模式。

    中种科技中心是迄今为止我国种业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最大规模的投资,集成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农作物生物技术领域和主要农作物常规育种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自投入运行四年多来,科技中心已经发展到200多人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研发数据。

    为解决数据的管理与共享等问题,辅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高技术、大通量、流水线、工厂化”商业化育种平台,中种集团在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信息技术部的大力支持下,自2014年8月起开始启动生物育种研发信息系统项目。经过前期需求调研后开始设计与开发,并通过不断的测试修正,保证了系统按期上线运行。

    生物育种研发信息系统的上线将助力科技中心基因组育种部、转基因育种部、遗传编辑部、集成技术育种部和资源管理部五个部门研发过程管理、研发数据管理,提升生物育种效率,实现研发过程可视化、自动化,研发数据可管理、可追溯的目标。该系统作为中种集团商业化育种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填补了国内空白。      王博

信息化的本质是连接

    宫俊涛

    过往,种业界的人对信息化的理解往往限于企业内部IT建设,更多的是将其看作是工作效率提升的一种工具。实质上信息化的本质是“连接”,企业的信息化战略则是融入“思想”的“连接”战略。

    在供应短缺时代,泰勒的科学工作法使得工人的技术动作与物件有效连接,衍生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提高了工业效率;在大规模工业化时代,丰田的看板管理、准时制生产实现了对前后工序的连接、对供应链各环节的连接,也才有了零库存、协同生产,成为工业化竞争的利器;在消费时代,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通过连接众多买方、卖方,重塑了商业零售业态,并携巨量消费用户开启了对金融、旅游、娱乐等多个行业生态的重塑。

    在我看来物联网、互联网等都是“连接”的实现方式,而用户思维、平台思维、生态思维则是蕴含在“连接”中的思想,通过“有思想的连接”可以对很多行业实现生态重塑。

    欧美等农业发达国家借助信息化构建新型农业产业生态已取得可观成效。农业巨头孟山都、杜邦先锋皆已在信息领域投入了重金,如孟山都先后以2.5亿美元收购精准农业服务商Precision·Planting公司、以9.30亿美元收购农业气象与保险大数据公司Cli-mate,杜邦先锋通过农田决策方案着力打造企业与农户的直连。这些巨头通过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了作物与水土、与环境、与植保服务的连接,既提高了农业运作的精准度及效益,又与用户建立了长久可信赖的关系。此外,伴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国外涌现出一系列的农业信息化、农业大数据专业服务公司,不断提升农户与各类农业服务的有效连接能力,如云端智能农业管理服务商Farmlogs、土壤大数据分析公司Solum等,这也推动了其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当前农业行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但我国拥有移动互联网覆盖较广、智能终端普及率较高这些良好的信息化应用条件,农业产业应积极理解信息化、拥抱信息化。

下一篇:宁夏“冬牧 70黑麦”复种两熟好处多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