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新闻网讯(蒋志成 记者 吴彬)“不好了, 警察同志,我家稻田被人投毒了,把稻种全部毒死了!”6月12日,铜陵市普济圩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自家近60亩的水稻田被人投毒。情况紧急,值班民警立即将情况向所领导汇报,并迅速赶赴现场。
警车在蜿蜒的田间小路上颠簸了20多公里,赶到了事发地点。 当事人陈某某正站在田边,一脸沮丧。他告诉民警,自己6月8日下午,在田里播种了水稻,眼看着周围的田里水稻都“抽绿”了,自家的田里还是一片光秃秃。今早他将田里的水稻种子挖上来一看, 发现原先发好的嫩芽全部萎缩了。这批水稻种子是他在往年收获的水稻中精挑细选留下来的,根本不会是假种子,再联想到自己曾经将同一批种子送给亲戚种植,亲戚家的水稻也长出来了,自家的田为什么就没动静呢?多方打听无果的他想到,很有可能是被人投毒,导致水稻种子全部被药毒死了。
看着沮丧的当事人和近60亩光秃秃的农田,民警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什么样的深仇大恨才能做这样的事呢?而且还做的这么彻底,60亩农田颗粒无收。”随着对周围农户的走访调查,民警也没有发现可疑情况,当事人也表示自己并没有仇家,跟周围人和邻居相处都很好,连跟人吵架都没有。随着越来越没有结果的调查,当事人情绪逐渐变得激动起来。民警一方面对其进行安抚,另一方面对现场进行耐心细致地调查。
不久,民警就发现了可疑之处:当事人的农田有近60余亩,白天和傍晚都有人劳作,如果真是人为投毒,作案应该在夜晚甚至凌晨,而田里的脚印十分规则清晰,完全符合种田人的行走习惯;再者,要在近60亩的农田里投毒,短时间内很难完成,“嫌疑人”又是如何细心地做到不留死角全部毒死呢?这时,周围一名群众不经意的一句话给了民警启发,她说种子在播种之前都要经过“催芽”,催出来了嫩芽才能播撒。民警随即上网查询“催芽”流程,发现该过程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8至30摄氏度,稍有差异就可能导致种子不同程度的损坏。
虽然在网上找到“催芽”的内容,但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民警对农田里的土壤、种子和水样进行了采集,送往普济圩农场农科所进行检验。农科所所长亲自带领多名技术员进行了检验,确定了种子是在“催芽”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主根茎死亡,至于陈某某的亲戚在播种同一批种子得以发芽的原因,农科所王所长解释说是因为种子的主根茎虽然死亡,但一些侧根还存在,如果播种得当,种子是有可能继续生长的。
听到王所长的一番解释,陈某某这才恍然大悟,他立即向技术员们虚心求教播种技术,展开补救措施,并向民警表示了感谢。至此,一起疑似投毒事件得以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