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莱芜3月2日讯(记者 王鹏)2日,大众网记者从莱芜市农业局了解到,为保持打击假冒侵权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经研究决定,继续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莱芜市农业局日前研究制定《莱芜市2015年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以种子集散地、市际交界区域、案件频发地区为重点区域,以种子集中交易市场、种子一条街、基层种子经营门店为重点对象,以玉米和小麦为重点作物。
根据《方案》,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原则,坚持部门协同与系统联动相结合、部门打假与举报维权相结合、挂牌督办与纪检问责相结合、大要案查处与公开曝光相结合、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以种子集散地、市际交界区域、案件频发地区为重点区域,以种子集中交易市场、种子一条街、基层种子经营门店为重点对象,以玉米和小麦为重点作物,点面结合、深挖严打,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品种套牌侵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完善监管长效机制,使违法分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
《方案》强调,通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制售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捣毁一批制假黑窝点,清理一批不宜推广的品种,吊销一批违法种子生产经营证照,曝光一批种子大要案,惩处一批违法分子,对不作为、乱作为的主管人员追究党纪政纪责任;不断提升种子市场监管手段,及时公开办结案件信息,加强社会监督。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力争使种子市场秩序尽快实现根本性好转。
《方案》要求,在企业监督检查方面,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玉米、小麦、马铃薯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其中,对近年来市场监管发现有问题的、维权企业举报的和农民投诉的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进行全覆盖检查;对重点监管企业包装经营的所有品种,进行全覆盖抽样;对其他企业,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随机检查抽样。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许可、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来源及去向、包装标签、相关生产和销售合同、品种真实性、种子质量等。
在市场专项检查方面,各区以杂交玉米种子为重点,开展春季市场专项检查;以小麦种子为重点,开展秋季市场专项检查;以种子加工、包装环节为重点,开展冬季市场专项检查。以近年来市场监管发现有问题的、维权企业举报的和农民投诉的种子市场、经营门店和乡村经销店为重点,开展市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经营资质、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经营档案和台账、包装标签、委托和代销合同、品种真实性、种子质量等。对种子集中交易市场,除检查上述内容外,联合工商部门查清各摊位的注册所在地。对屡查屡犯、顶风作案的种子经营门店,联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采取果断措施,坚决取缔。对种子直销入户比例较高的地区,组织进村入户倒查问题种子线索,查清种子来源和品种真实性等。
在案件查处及公开方面,依据《种子法》规定,对监管发现的、社会举报投诉的违法行为,按照检打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的原则,主动联合公安、工商部门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按要求移送公安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对于大要案及社会关注的重点案件,要进行挂牌督办。要按照《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办法》要求,及时公开办结案件信息,并将公开信息于每月1日前报送市种子管理站。
此外,在完善监管档案方面,继续完善种子经营门店监管档案建立工作,对辖区内的种子经营门店逐一登记,建立监管档案,实现“一户一档”,定期更新登记信息,对种子经营门店实行动态监管。监管触角延伸到乡村、农户,把乡村种子经销店纳入监管范围,确保不留监管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