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专访系列报道]:袁隆平,一颗影响世界的种子
2015-02-28  浏览:368
  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专访袁隆平系列报道—

  袁隆平,一颗影响世界的种子

  前言

  1970年,袁隆平根据多年的经验,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根据这个设想,他所带领的科研小组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自此,将近半个多世纪里,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中国农业科学的复兴,还将“五谷苍生”的东方梦想传播五洲。“杂交水稻”的推广远景是多养活这个星球的四五亿人,接近全球饥饿人口的一半。

  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两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入围第五项。同时,袁隆平院士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当选“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2015年2月3日,南海网记者远赴湖南长沙,专访了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袁隆平曾经说过,“人生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只有种子健康了,人才能根深叶茂”。南海网也将从即日起推出系列报道《袁隆平,一颗影响世界的种子》。

  系列一:袁隆平和他的“核武器”水稻

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两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入围第五项。同时,袁隆平院士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当选“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15年2月3日,南海网记者远赴湖南长沙,专访了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2015年1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两院院士评选的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超级稻亩产首破千公斤”,入围第五项。同时,袁隆平院士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当选“2014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2015年2月3日,南海网记者远赴湖南长沙,专访了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在湖南省农科院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只要和南海网记者说起水稻,袁隆平就显得十分兴奋。50年来,他怀着一份责任和一颗爱民之心,以超强的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科研精神,在广袤的土地上繁殖出一片丰收。

1930年在襁褓中的袁隆平(左一为母亲华静与袁隆平,右一为兄袁隆津)。(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1930年在襁褓中的袁隆平(左一为母亲华静与袁隆平,右一为兄袁隆津)。(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幼年,爱心在颠簸流离中成长

  1930年9月,袁隆平在北平协和医院出生。他虽祖籍江西,但因为生在北平,便取名“隆平”。当时,他的姨妈是北平协和医院的护士长,他也是后来名闻中外的医学家林巧稚接生的第一个婴儿。

  童年的他生活在一个书香世家,原本非常幸福安定。然而,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让他过上颠簸流离的生活。1936年,北平兵临城下,6岁的他随父母撤退到汉口。那年初秋季节,他随母亲来到汉口郊区一家果园游玩,果园里诱人的果子让他激动不已,“从那一刻开始,我就非常喜欢植物”—如今将近80年过去,那片果园依然让他心潮澎湃。

  他说,那是一片永不消逝的绿洲,“大自然从那时起如歌如梦般印记到心里”。

  1938年,在抗战的烽火中,他一家再次从汉口逃到湖南桃园镇。然而,美丽的桃园镇上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记忆犹新。那是1938年的一天,桃园镇突遭日军轰炸,一刻间,美丽的桃园镇一片狼藉,死尸遍地。

  2015年2月4日,袁隆平说到这里的时候声音低沉地说:“那样美丽的地方,那么淳朴的乡民,就这样无辜地死在侵略者手里,他们是无辜的啊。”

  不久,为了躲避战乱,他随家人漂泊到宜昌,后来又来到重庆,并一住就是8年。1949年重庆解放,一年后,一所新型的农业大学—西南农学院(后更名西南农业大学)在重庆成立。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并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志向到湖南最偏僻的湘西安江农校当了一名老师。

  梦想,成就在辛勤的汗水里

  在大学期间,袁隆平就接触到当时欧美优秀的遗传学家先进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知道这个学说对良种繁殖发挥的重大作用。而在湘西安江农校教学育人的时候,他不仅苦研相关知识,还带着学生在稻田里搞实验。在他看来,粮食作物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水稻则是地球上主要的粮食作物。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少年时代的袁隆平。(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而1960年发生了全国性的大饥荒也让他体会到:粮食是百姓生存之本,也是国家民族强大之根。

  当时袁隆平了解到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经过大量研究和实验后,袁隆平选择了水稻纯系选育和人工杂交实验的科研课题。从此,他踏上了一条崎岖的探索之路。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一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

  那些年,他与科研小组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34岁的袁隆平和各地的科研小组整整花了6年时间,每年两季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育种实验,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

  如今说起研究杂交稻的体会,袁隆平说,杂交稻不是谁都可以研究的,他总结出必备的四个条件: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他说,知识是基础,其次是要付出辛苦汗水,书本和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灵感,同等的重要,增加思想火花,往往触景生情。机遇宠爱有心人,发现野败是种机遇。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机遇总是宠幸有心人。

袁隆平研种的“超级杂交水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2亿五千万亩水稻,2013年中国的杂交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推广的面积有九千多万亩,平均亩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二百六十斤左右。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亩增产二百六十斤计算,可以多养活四至五亿人口。(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袁隆平研种的“超级杂交水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2亿五千万亩水稻,2013年中国的杂交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推广的面积有九千多万亩,平均亩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二百六十斤左右。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亩增产二百六十斤计算,可以多养活四至五亿人口。(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成果,恩惠于有准备的人

  后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

  1970年11月23日,他带领的科研小组成员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这一珍贵材料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科研小组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广大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全国各地农业育种科研小组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科研小组的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又经过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美国、日本、菲律宾、巴西、阿根廷等100多个国家纷纷引进杂交水稻。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友人称颂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作出的“第五大贡献”。

  加速,超级水稻梦步步实现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 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

  他介绍,1996年,农业部立项启动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从1996(他介绍,1996年,农业部立项启动的“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从1996)年到2000年,产量指标亩产700公斤;第二期,从2001年到2006年,产量指标亩产800公斤;第三期,从2006年到2015年,产量指标亩产900公斤;第四期,2015到2020年,超级稻立项,产量指标亩产1000公斤(每公顷15吨)。令人兴奋的是,“去年,我们提前实现了第四期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个指标。”袁隆平透露,原本计划到2020年以前实现的第五期超级稻(指标按国际标准,每公顷16吨)2015年4月“有可能提前实现”。他介绍,目前在三亚海棠湾种植基地里的两片百亩实验田里,第五期超级稻长势良好,他还要请南海网记者“到时候去试验田里观摩,分享这一成果”。袁隆平戏称,这是“水稻里的超级核武器”。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22亿五千万亩水稻,2013年中国的杂交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推广的面积有九千多万亩,平均亩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二百六十斤左右。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稻田种上杂交稻,所增产的粮食按平均每亩增加二百六十斤计算,可以多养活四至五亿人口。

  如今面对如潮而来的荣誉及好评,80高龄的袁隆平显得很淡定,他说:“科研路上没有止境,面对我国人多地少的情况,要最大限度提高单产,超级稻这一核武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说到这,袁隆平第“N+1”次说起小时候做的一个梦:“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南海网海口2月26日消息 南海网记者孙令正)

  系列报道>>

  · [独家对话一]袁隆平和他的“核武器”水稻· [独家对话二]袁隆平海南发现“野败” 比金子珍贵万倍· [独家对话三]袁隆平的海南情结 称三亚是宝地· [独家对话四]袁隆平与妻子相濡与沫走过50年· [独家对话五]学生同事眼中的袁隆平:科研一丝不苟生活随随便便

  系列二:袁隆平海南发现“野败”比金子还珍贵万倍

  1970年11月,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海南三亚发现了一株“野生雄性不育株”(简称野败)。“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也让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机。将近45年过去,2015年2月3日,袁隆平和南海网记者分享了当时寻找这棵“比金子还珍贵万倍”的野生稻故事。

  不平凡的远缘杂交之路 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袁隆平与助手李必湖(左)镜检水稻雄性不育株花粉。(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袁隆平与助手李必湖(左)镜检水稻雄性不育株花粉。(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上个世纪60年代,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青年教师袁隆平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株型优异,穗大粒多,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普通稻穗。兴奋的袁隆平给这株水稻做了记号,将其所有谷粒留做试验的种子。

  但第二年的结果却让人很失望,这些种子生长的禾苗,长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时间也有的早,有的迟,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

  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灵感的火花来了:难道这是一株天然杂交稻?而当时权威看法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有杂交优势。

  从这时开始,袁隆平下定决心不为权威所限,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出水稻杂交的奥秘和规律。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并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带来大幅度、大面积增产。这就是袁隆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海南发现野生稻 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方向找到了,并不代表研究就一帆风顺。从纸上理论到田里的累累稻穗,杂交水稻研究走过一条充满荆棘的艰辛之路:他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人为的毁禾、地震的死亡考验,以及试验技术上的数次重大失败等。

  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试验,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不但没有提高,而且不断下降。

  袁隆平静下心来阅读国外有关高梁杂交试验的论著:杂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远缘杂交成功的。灵感再一次显现:利用野生稻走远缘杂交之路。

  在袁隆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他和科研团队来到海南寻找野生稻。海南地处热带,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当地人称之为“假稻”。

  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但袁隆平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的11月23日上午,在三亚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的带领下,他的弟子李必湖在农场一块沼泽地里发现了一片野生稻。巧的是这片野生稻正值扬花抽穗的旺盛期,生殖状态很容易识别。李必湖跟随老师袁隆平辨别雄性不育株已有6年之久,按照老师的办法,他在这片野生稻里一株一株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必湖眼前一亮,他发现了一株长得很异常的野生稻,这株稻有三个扬花的稻穗,花药细瘦,色泽浅黄。他立即小心翼翼把这株比金子更珍贵的稻苗连根拨出来,用衣服包住,带回试验田栽植。

“超级杂交水稻”标本。(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超级杂交水稻”标本。(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利用“野败”打开突破口

  此时的袁隆平正在北京开会,得悉找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的消息时,欣喜若狂。其实,当时的这种幸福感几乎追随了他后来研究的每一步。

  袁隆平连夜乘火车南下天涯海角。赶赴南红农场时,来不及休息,他便走近那棵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分别采集了3个稻穗上尚未开放的小花朵,置于1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看到了大量不规则形状的碘败花粉粒,经反复辨认后,他激动得大声叫好:“妙,妙。这的确是一株天然的雄性败育野生稻。”

  他立即为这株野生雄性不育株命名为“野败”,其含意就是野生的雄性败育稻。

  也难怪袁隆平那么激动:为了它,多年来他天南海北长途跋涉;为了它,他朝朝暮暮,不眠不休。

  “野败”的发现,为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事业打开了突破口,也让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转机。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研究。

  系列三:袁隆平的海南情结 称三亚是宝地

  2月3日上午,南海网记者在湖南农科院见到袁隆平之前,其秘书说“按照之前的规定和惯例,袁院士只能接受媒体二十分钟的专访”。然而,得悉记者从海南过来,袁老一聊就聊了两个小时。

  从1970年在三亚发现“野生雄性不育株(简称野败)”开始,几十年来,他与海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专访过程中,袁老多次感慨:“海南是好地方,三亚是宝地,这是上天留给人间的一片风水宝地啊。”

  “在中国,海南南繁基地是唯一的”

  袁隆平最早与海南结缘可追溯到他的祖父。他说,民国年代,他祖父曾被任命为海南文昌县长,祖父历经七天七夜历程,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来到海口。可是,刚刚登岛的祖父顿时傻了眼,“因为听不懂海南话,所以根本无法交流”。考虑一番之后,祖父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还没上任就递了辞呈……说到这里袁隆平笑了,他说“我跟祖父不一样,海南话虽然很难听懂,但我还是最喜欢海南,最爱三亚”。

1976年袁隆平在海南基地给科技人员传授技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1976年袁隆平在海南基地给科技人员传授技术。(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1968年,为了寻找“野败”,他初次来到海南陵水,两年后的1970年,他和科研团队在三亚南红农场找到了“野败”,“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产量,大家都知道第一株杂交水稻的育成,就是来自海南的一株雄性败育野生稻”,袁隆平说,没有海南的野生稻,就可能没有杂交稻,没有杂交稻,中国的粮食安全就难以保证。

  自此的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年都来海南,每次都会呆上很长一段时间。

  “海南是育种宝地,已经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海南对国家粮食安全仍然非常重要,应好好规划好好保护,发挥作用!”袁隆平说。他认为,“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预计到2030年全世界必须比1995年多生产60%稻谷才能满足需要。当前,每公顷稻田可提供27人的粮食,到2050年则必须提供43人的口粮才能满足需要。”袁隆平说,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供需矛盾突出,而杂交水稻能够大幅度提高单产,通过单产的增长,来缓解耕地减少的矛盾,以满足人类的粮食需求。

  但是,杂交稻的杂种优势只存在于杂种F1代,因此必须每年生产F1代杂种种子。农业育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海南丰富的光热资源,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在内地需要8年完成的育种工作,在海南,用4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因此,海南南部,尤其是三亚、陵水、乐东一带,成为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的育种圣地。“海南陆地面积少,它虽不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却是国家宝贵的种子库。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中,海南的作用就是为粮食生产提供优良新品种。”

  “在中国,海南南繁基地是唯一的。”袁隆平感谢海南人民为中国粮食安全所作出的贡献。

  三亚是宝地 当地百姓质朴勤劳

  袁隆平说,这些年来,为了繁殖出更多的种子,他多次在三亚、陵水、乐东农田里搞科研,也因此跟过许许多多的当地农民打交道。他感慨地说,“当地的百姓质朴,勤劳,很好相处”。

袁隆平在海南基地里搞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袁隆平在海南基地里搞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说到这,袁隆平开玩笑说了一句海南话“四角四”(就是0.4元)。他说之前买东西听当地百姓说“四角四”不知道什么意思,经过一番讨教后才明白。那些年虽然语言交流不是很流畅,但他还是跟当地农民融洽相处。

  说到三亚,袁院士顿时情绪高涨。他说,“三亚是天堂,我气管有点不好,但每次去到三亚就好了”。他称,每次在三亚,他都喜欢游泳,“暖和的阳光下,在蓝天碧海间畅游,那种感觉太好了”。他还骄傲地说:“我跟三亚有缘,如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口号就是我喊的,我还是三亚的荣誉市民。这些年我走过世界各地很多地方,包括夏威夷,我还是最喜欢三亚。”

  他认为,说三亚是宝地一点都不为过,“不仅是南繁的宝地,也是休闲旅游的胜地”,“这是上天留给人间的一片风水宝地啊”。

  袁隆平还热情邀请南海网记者:,“欢迎你们今年四月到三亚海棠湾,第五期超级稻16吨,被誉为超级稻的核武器,我现在是身在长沙,心在三亚。”

  系列四:袁隆平与妻子相濡与沫走过50年

  如今的袁隆平虽然已84岁高龄,然而半个世纪来,与妻子的感情一直是“甜甜蜜蜜”。谈及妻子邓则,老人就流露出一种牵挂,这种牵挂很单纯:希望给对方最美最好的时光。漫漫岁月,求索的路上,多想牵上一只暖心的手。

  爱情降临得突然 “天作之合”成就一对夫妻

  2月3日,当谈及妻子邓则的时候,袁隆平显得有些激动,“妻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来到我身边,这些年来,家里的事情她几乎一个人去扛。”

袁隆平和妻子邓则一起搞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袁隆平和妻子邓则一起搞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1953年,袁隆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的湘西安江农校教书。一转眼,袁隆平已在安江农校教了十来年书,这十年间他教过的学生一茬茬毕业、结婚、生子了,30多岁的袁隆平仍然是单身一人。因为年轻时候的袁隆平生活太简单,他不仅衣着朴素,而且不修边幅。

  在他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个叫邓则的,毕业后分配在黔阳县两路口农技站。邓则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在婚姻问题上也一度陷入了苦恼之中。

  1964年农历正月初五,黔阳地区举行职工篮球比赛,邓则是黔阳县女队的队员。因天下大雪,县城没有室内球场,就选择安江农校礼堂作为比赛场地。充当“红娘”的老师们认为这是“天作之合”,要他俩抓紧把喜事办了。正月初十,正巧是星期六,安江农校举行了一场简朴而热闹的婚礼。没有太多的花前月下,也没有置办什么结婚用品,两个大龄青年,仅用几斤喜糖就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婚礼。这时袁隆平33岁,邓则25岁。新娘就穿着那套火红的比赛球衣,喜气洋洋。成家后,简陋的宿舍焕发了生机。探索的路上找到了知心伴侣,袁隆平向世界难题冲刺的信心更足了。“袁先生”,也成了以后几十年邓则对丈夫的称呼。

  20多年异地分居爱情如初 50年婚姻如一坛佳酿
2月3日下午,在长沙芙蓉区湖南农科院的一处小楼里,南海网记者见到了邓则。客厅的一处墙上,挂着一张2014年由长沙市芙蓉区颁发的“十佳最美家庭标兵”的匾牌。(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2月3日下午,在长沙芙蓉区湖南农科院的一处小楼里,南海网记者见到了邓则。客厅的一处墙上,挂着一张2014年由长沙市芙蓉区颁发的“十佳最美家庭标兵”的匾牌。(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2月3日下午,在长沙芙蓉区湖南农科院的一处小楼里,南海网记者见到了邓则。客厅的一处墙上,挂着一张2014年由长沙市芙蓉区颁发的“十佳最美家庭标兵”的匾牌。

  在外人看来,袁隆平夫妇感情甚笃,是夫唱妇随的楷模。如今说起“袁先生”,邓则满脸笑容,但话语间却显得十分不放心:“如今年纪大了,气管和眼睛也不好,可他还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跑海南,老让人担心”。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上级为了让袁隆平把杂交水稻研究搞下去,决定调袁隆平到省农科院工作,而妻子邓则未能随调,只好带着孩子留在了黔阳。袁隆平这一走,夫妻双方就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异地分居生活。理解支持丈夫的邓则毫无怨言,独自用弱肩承担起了家庭的全部责任。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在海南岛,有7年没有回家过春节;3个儿子出生时,只有一个孩子他第一时间抱着了……因为袁隆平的执著和邓则的无私,成就了新中国农业的飞跃发展和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邓则是袁隆平事业的理解者和支持者。在探索杂交水稻的最初岁月,面对人们的质疑和嘲讽,邓则始终相信自己的丈夫。在袁隆平面临着被送进“牛棚”的危险时,袁隆平为了不连累妻子,郑重地告诉妻子做好分手的准备。邓则坚决地说:“大不了和你一起下田当农民,你照样可以搞你的杂交水稻。”妻子的话是逆境中的袁隆平最大的安慰。

  2006年邓则和单位同事在去延安参观的途中遭遇车祸,她的腿严重骨折。身在北京参加政协会议的袁隆平因为担心邓则,等不及会议结束,做完报告的当天就赶到了西安。“在电话里听秘书形容我的病情,他还是担心。只有亲眼看见我的情况他才能松气。这么多年了袁先生这份细心的爱还是蛮感动我的。”邓则说。

  “嫁给袁隆平是我的运气和福气!”邓则说;袁隆平却称“妻子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

  或许是这种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感情,50年来,这对夫妻的感情如初。如今,只要袁隆平没有出差,每个下午,夫妻俩都搀扶着到附近的球场散步,那亲密的样子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幅最美的夕阳红画面。

  系列五

  学生同事眼中的袁隆平:科研一丝不苟生活随随便便

  在学生的眼里,他是一位严以律己的师长;在同事的眼里,他是一位认真负责、勇于攀登的科研工作者。学术上一丝不苟,生活中随随便便,玩二胡、打排球、与人走象棋时不服输……生活中的袁隆平普通得如邻家的老人一样可爱。

  学生:严于律己的老师

  廖伏明如今已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主任助理,他也是袁隆平带的为数不多的博士生之一。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南海网记者孙令正摄)

 
  从1984年大学毕业后,廖伏明就跟着袁隆平搞科研;1999年,他报考了袁隆平的博士生。多年来,袁隆平在他的心中,不仅是一位严于律己的老师,也是一个求实创新的科学家,而这种态度也给廖伏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廖伏明说,学识渊博是袁隆平成功的基础;奋发进取、求实创新是他成功的关键。从无性杂交到有性杂交,从“C系统”到“野败”,从三系到两系,杂交水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贯穿着他实事求是的学术思想,无论是他选题、解题还是对问题的认识,都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他在生活上很容易满足,而在科研上却永不满足”。在带领学生的过程中,袁隆平从不“一言堂”,他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实际行动支持学生开创新的科研领域,“这种支持不仅仅是学术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给予资金的支持”。

  廖伏明说,老师袁隆平希望“更多的年轻科研工作者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所以不遗余力给予帮助”。

  同事:一位情趣十足的科学家

  说到袁隆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书记、研究员罗润良认为,“他是一位情趣十足的科学家”。
 
袁隆平与同事在实验田里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袁隆平与同事在实验田里科研。(南海网记者孙令正翻拍)

  罗润良介绍,袁隆平具备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基本素质—做事认真、勇于探索、不说假话。不过,生活中的袁隆平对物质要求却十分低:“吃的东西没有什么要求,穿的衣服也简单,有一次花了一百元就买回了好几件衣服。”

  罗润良说,袁隆平严谨不严肃,对农民有一种莫名的爱,只要有农民找上门来求助,他一定全力解答问题。

  如今的袁隆平虽然年逾八十,但几乎每天都上班,“每天都来三趟办公室,晚上也一样”。不过,工作之余的他玩趣十足,“喜欢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喜欢跳舞,单位的文艺活动都积极参加,至今还跳踢踏舞;喜欢看书,晚上睡觉前都看书,出差到每个地方都去逛书店”。

  2月3日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袁隆平如往常一样来到农科院的球场打起排球,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此时的他显得十分活泼,如顽童般上蹦下跳。

  而袁隆平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服输,“好奇心、好胜心十足,哪怕是玩象棋,也要赢才罢休”。据罗润良说,袁隆平总喜欢挑战自己,“别人玩象棋有一方要输了,他立即接手再下”。

  作者:孙令正
下一篇:应用种衣剂的注意事项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