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把种业作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
2015-02-17  浏览:361

把种业作为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

——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心声

杂交水稻育种要向每公顷16吨攻关

 

水稻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

    2014年,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取得突破,“Y两优900”百亩高产攻关片,经农业部专家组现场验收,平均亩产达1026.7公斤。

    尽管2014年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我们并不满足。建议农业部要立项第五期超级稻育种,指标是每公顷16吨。根据长沙水稻生长季节的光辐射量,每亩水稻的理论产量可达1500公斤,也就是每亩可达22.5吨,所以我们现在向每公顷16吨攻关,然后还有每公顷17吨、18吨的进军目标。科学技术发展无止境,虽老骥伏枥,仍有“禾下乘凉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继续向梦想进发。

    我的另外一个理想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杂交稻种植面积约为全球总水稻种植面积的11%,如果有一半面积种上杂交稻,按已经取得的效果估计,即每公顷能增产2吨,每年可增产粮食1.5亿吨,可养活4~5亿人口。我建议,国家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龙头种业走出国门,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促进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改革科研经费发放模式,不养“科技懒汉”

玉米育种家、著名种子企业家李登海

    优秀的民族种企需要具备三方面素质。第一,建设真正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研发团是种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二,生产高质量种子是种业发展的生命和提高效益的保证。第三,遵照种业一定要为种子用户服务的理念,在新品种推广销售服务上不断创新。

    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没有我国种业创新的未来,没有原始创新的保护,就难以高速提升我国种质资源原始创新水平。要使种业做大做强,要修改和完善有关国家政策,例如种子企业下属控股的子公司应享受国家给予总公司的免税政策。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要体现《种子法》要求的公正、公平、科学、效率原则。品种通过审定所需时间过长,反而是保护了老旧品种,制约了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成果的转化速度。国家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科研经费发放要改革,要防止科技经费诈骗行为和科技腐败,不能养“科技懒汉”,建议按品种推广面积给予后补助。

 集中力量扶持大学生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

著名种子企业家、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理事长张海银

     好品种需要好的人才去选育,更需要好的人才去种植、推广。然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38、61、99”问题日趋严峻,农村劳动力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要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年青人到农村创业,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一方面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人们对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印象,通过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提升农业地位;另一方面,要大力优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同时通过设立农业发展基金,整合政策资源,集中力量扶持大学生投身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中。

    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种子企业推进多元化服务创造了条件。随着土地流转的加快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日益明显,种子卖方市场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的种业营销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农业生产形式的需求,如何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是摆在种业企业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科研单位的优良品种知识产权应得到保护



蔬菜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

    我国是蔬菜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也是世界上蔬菜育种和种子生产、销售大国。我国蔬菜育种和种业也存在不少问题:育种科研力量分散,与种子企业结合不紧密;蔬菜种子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弱;国外蔬菜种子公司强势进入。

    作为一个蔬菜育种科研技术工作者,我建议对科研单位的蔬菜育种应该继续给予支持。种业体制改革应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科研单位办的种子企业要尽快与科研单位脱钩,但还应继续支持科技人员从事育种,所育优良品种的知识产权仍应得到保护,这些新品种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

    同时,应支持科研单位与种子企业的产学研结合。科研单位在人力资源、种质资源等方面有优势,种子企业在经营推广方面有优势,双方相互结合,才能促进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委托育种、合作经营开发、转让经营权、品种权等多种形式合作,还可以在维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让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兼职。

加快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玉米育种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研究员程相文

    作为一个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被评为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我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我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我国现代种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种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种质资源,构建现代化育种体系,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品种,就是要向机械化迈进,也就是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的培育。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种植面积1.9亿亩,占全国的35%以上,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黄淮海地区一年两熟,气候特点复杂,主要是前期高温干旱、种企高温高湿、后期阴雨多风等。所以,培育的品种要满足早熟、抗倒伏、抗病、后期脱水快等条件,才能够适应机械化发展的需求,实现从现在的穗收到籽粒收获的转变。同时应进一步加快机收品种的试验示范,试验密度每亩达到6000株~7000株;进一步加大机收品种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为“渤海粮仓”粮食增产不断提供新品种

小麦育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渤海粮仓”的意义不仅是增产100亿斤粮食,而是想从中找到对盐碱地改良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为我国5.25亿亩盐碱地,特别是其中可开发利用的2亿多亩盐碱地的改良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建立后备粮食耕地资源。为此,在环渤海地区选择了生产条件不同、有代表性的两种类型,建立了两个示范线:一个是以引黄补充灌溉的山东省无棣县;另一个是没有引水灌溉条件的河北省南皮县。

    现在,完整的小麦耐盐育种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完成:第一步,种子发芽耐盐鉴定,筛选出能在盐碱地上正常发芽的新株系;第二步,苗期根系耐盐鉴定,筛选出根系能在含盐0.5%咸水中正常生长的新株系;第三步,全生育期耐盐鉴定,进行全生育期比较后测定产量。选出耐盐优良株系后,再进入大田进行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除小麦外,我们正在建立耐盐高产宜机收玉米和水稻育种新体系,为“渤海粮仓”粮食增产不断提供新品种。

加强对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

棉花转基因分子育种专家郭三堆

    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是种业科技创新的新驱动力之一。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是因为近几年“转基因安全”争论已经超出了科学争论的范围,一些“吃了转基因食品会得癌症”等谣言,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广大公众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产生了质疑,甚至盲从反对。

    如果不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不揭开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神秘面纱,将会进一步影响国家科学战略计划的执行力度,使我国转基因生物育种成果推广速度进一步放慢,导致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前些年,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在发展中国家占有领先地位。目前,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已经超过中国,我国已失去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在发展中国家的领先地位,如果我国再不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加速产业化,中国总有一天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

油菜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

    目前我国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种子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和竞争能力;二是产学研脱离,没有形成合力。改变种业的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解决上述两个问题。创新驱动种业发展,把产学研脱离、只做买卖的种业变成产学研结合、具有创新能力、育繁推一体、规模大竞争力强的种业,是当务之急,也是加强我国种业创新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

    如何促进产学研结合?建议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种业创新平台。如某有实力的种子公司,可选择某作物遗传改良有优势的院所或院校作为合作单位,组成某作物的种业创新平台,公司和国家投入研发经费,研究院所或院校提供技术人员、育种资源、实验室等,育成品种由公司开发,发挥产学研的优势,并把利益捆在一起,这可能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举措。此外,必须加强掌握现代遗传改良先进技术的育种家培养,这是我国种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联合攻关加速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推广步伐

水稻育种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

    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的关键,都离不开优良品种的选育,在这方面,杂交水稻品种的推广就是很好的证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良品种不仅要产量高,而且吃起来要口感好、耐储藏,种起来要成本低,效益好,这就需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目标,并面向目标对育种材料和育种技术路线进行创新。

    育种创新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需要全体育种工作者的团结协作。20世纪70年代,正是在袁隆平先生的带领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者开展全国性的大协作,才使我国的水稻育种科技取得质的飞跃。当今,随着生物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学科交叉对于科技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希望科研、推广、生产等不同领域的专家转变理念,打破区域、单位和体制之间的藩篱,促进水稻育种优良材料交流,推动联合协作攻关,加速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步伐。唯其如此,我国粮食安全才有更加坚实的保障。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至关重要

小麦育种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

    小麦赤霉病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真菌毒素严重污染食品和饲料,威胁人畜健康。2000年以来,13年间全国有9年赤霉病发生面积超过5000万亩,2012年达1.7亿亩。我国小麦赤霉病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以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和华南麦区。近年来,由于暖冬、降水增加、秸秆还田,赤霉病迅速向黄淮麦区蔓延,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一大隐患。目前的应对策略主要是抗病品种结合药剂防治,但是药剂防治会污染环境,增加成本,因此,遗传改良成为全球应对该病的根本措施。

    在赤霉病暴发的2012年,黄淮麦区的品种几乎全部是高感品种,发病严重,药效微弱;长江中下游的中感到中抗的品种发病也较重,但药效明显;而“苏麦3号”等抗源不打药仍可过关。因此,必须尽快重新启动全国小麦抗赤霉病协作攻关重大专项,以完全解除小麦生产中赤霉病的危害。

下一篇:节前种子市场有查有比辨真假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