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今年种子市场打假六大看点
2015-01-28  浏览:644


今年种子市场打假六大看点

■抽查企业■检查市场■整治基地■清退品种■严查大案要案■建立长效机制

农民日报 》( 2015年01月26日   07 版)

    本报记者王蔚萍

    节令已过大寒,正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然而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专项行动呈现的却是部署动员的火热之势,鼓角齐鸣之声。1月21日上午,农业部连同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在北京召开视频会议,会议要求各地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准确把握当前种子市场监管形势,提高对种子打假工作的认识,坚持严查严打、标本兼治,保持打假高压态势,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任务落实,确保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此次视频会议如同吹响了继续开展专项行动的进军号。几乎与此同时,农业部公布了2015年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劣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并下发了监督检查种子生产企业的通知,不日,数十个督导组将奔赴全国各地,指导协助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玉米水稻棉花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全覆盖式检查,对重点监管企业包装经营的所有品种进行全覆盖抽样,重点检查生产经营许可、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生产经营档案、种子来源及去向、包装标签、相关生产和销售合同、品种真实性和种子质量。使不法分子不敢造假,不能造假。

    企业抽查过后,专项行动进入市场检查阶段。各地要以杂交玉米、杂交稻和常规稻种子为重点,开展春季市场专项检查;以小麦种子为重点,开展秋季市场专项检查。对近年来市场监管中发现问题的、维权企业举报和农民投诉的种子市场、经营门店和乡村销售点尤应重点检查,对集中交易的大市场,需要联合工商部门查清各摊位的注册所在地,对种子直销入户比例高的地区,要进村入户倒查问题种子线索,查清种子来源,农业部将对重点市场、门店督导和暗访检查,保证不留监管死角。

    假劣种子的源头在制种基地,为了从源头杜绝假劣种子,农业部要求国家级杂交玉米、杂交稻制种基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基地播种前后一个月内,全面、准确掌握制种地点、品种、面积、委托企业资质及制种合同等信息,并报送省级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在种子收获前、凉晒加工环节重点检查品种真实性,在种子调运季节,重点检查调运种子的生产许可、植物检疫、去向和数量。农业部将维权企业举报的基地、地块和生产加工企业

 

列入监管重点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国家级基地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秩序。

    品种清理退出也是专项行动的主要内容。国家和省级品种审定主管部门将继续清理已审定品种,对存在重大缺陷、未提交标准样品、没有生产面积的品种坚决予以退出,打掉套牌种子的“外壳”。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须将已退出品种名单向社会公开通报,品种清退工作透明度的增加,有助于推动品种管理制度改革。

    对在各项检查中查出的违法行为,农业部要求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检打联动、部门联动、区域联动原则,主动联合公安、工商部门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绝不允许有案不移、以罚代刑;对于大案要案及社会关注的重点案件进行挂牌督办;对地方保护严重、不作为、乱作为、参与违法经营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上级主管部门要主动会同当地政府启动行政问责机制并及时公开办结案件信息,农业部将通过种子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汇总平台(www.seed.gov.cn)向社会公开,做到违法记录社会可查询。

    抽查是为了发现问题,监管是为了尽快解决问题,而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市场秩序净化的有效保障。除对企业、市场、基地抽检,清退问题品种,严查公开大案要案外,农业部将启动系统机制,搭建系列平台,包括建立玉米、大豆品种DNA身份鉴定体系,品种SNP身份信息数据库和查询平台,增加品种试验类型,优化区试点布局,加大对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种植、广适多抗品种的审定力度,提高审定品种的安全性和适应性,扩大种子质量全程可追溯试点,推进种子电商平台运行,积极引导企业实行委托经营,建立种子经营和农民购种主渠道,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

    2015年,打假专项行动依然遵从“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原则,坚持部门协同与系统联动相结合,部门打假与举报维权相结合,挂牌督办与纪检问责相结合,大案要案查处与公开曝光相结合,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品种侵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种子市场秩序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对此,相信广大农民、所有的守法企业、每一个消费者都充满期待。

数说 2014年打假成效

    出动人员48.9万人次

    农业部组织各地开展企业督查、市场检查、制种基地巡查,对持证企业及“两杂”品种实行全覆盖检查,公开通报品种真实性结果和无证生产情况。2014年全国共出动检查人员48.9万人次,检查企业2.2万个(次)、市场4.9万个(次)、经营户52.5万个(次),制种基地1500多万亩,抽样1.3万余份,达到2013年3倍以上。

    查处案件6400多起

    对在专项行动检查中发现的套牌、无证生产以及社会举报案件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对重大案件联合公安部督办查处。全国共查处案件6400多起,查获涉案种子980多万公斤,没收种子279万公斤,没收违法所得433万元,罚款2200万元,吊销许可证31个,移送司法115起,惩处犯罪嫌疑人34名。

    退出品种960多个

    正本清源,打掉套牌种子的“外壳”,清理审定品种标准样品5200多份,退出品种960多个。建立种子案件公开平台,公开种子案件处罚信息,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建立监管黑名单制度,将近年监督检查不合格主体、举报投诉对象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启动种子质量可追溯试点,选择11家种子企业开展种子委托经营。
 

4个特点彰显打假力度

    部门协同与系统联动相结合,打假力度空前。各级农业部门会同公安、工商部门联合出击,省际间联合办案,集中捣毁了河南商丘、开封、新乡,吉林梨树、洮南,甘肃武威等地多个特大造假黑窝点,查获假冒和未经审定品种70多个,涉案种子近400万公斤,案值数千万元,1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司法,对套牌侵权不法分子形成了巨大威慑。

    部门打假与举报维权相结合,打假效率更高。公开农业部及各地举报受理电话,组织27家企业与农民日报成立打假维权联盟,广泛收集违法线索。对收集的50多个线索进行重点检查,查实套牌、无证生产案件70余起。

    查大要案与媒体曝光相结合,影响面更广。联合焦点访谈、央视7频道等媒体,反复曝光吉林长春、河南新乡、新疆伊犁等地套牌问题。在中央媒体通报8起大要案,利用媒体影响打破地方保护,整顿市场秩序。

    挂牌督办与纪检问责相结合,案件查办效果更好。在会同公安部对重大案件挂牌督办的同时,将部门打假上升为政府打假,建议地方政府追究不作为、乱作为主管人员的党纪政纪责任。张掖市按要求启动了严打行动,并实行行政监察问责,行政立案58起,刑事立案33起,已破案7起,抓捕8人;拟问责44人,已问责15人,免职4人。

    通过大力整治,2014年“两杂”种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企业自有品种销售出现近年少见的小高峰,东北地区一些畅销玉米品种出现脱销的情况。迫于严打压力,套牌侵权单位主动向品种权企业丹东登海良玉公司缴纳品种经营权使用费800万元;河南金苑种业在黄淮地区销量同比增长近70%。

 

下一篇:广饶农民组团购良种备春播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