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航天育种 并不神秘
2014-12-10  浏览:100

     一元钱币大小的西瓜、可一人熊抱的大南瓜,这些好像是存在于童话中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就是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航天育种食品。说是熟悉,航天育种的蔬菜、水果是我们农业科普活动的常客,并且已经进入了老百姓的餐桌。说是陌生,总有人质疑航天育种食品的安全性,有时还把他们和转基因食品联系起来。如果你能明白航天育种的相关常识,那么对你理性选择航天育种食品也是一种帮助。

    本报记者 何烨

    既要上天,又要入地,这才是太空种子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简而言之,并不是去太空“镀了一层金”回来的就叫太空种子,太空育种是利用太空环境的经历,再经过科研人员的筛选、培育、分析的一种高新技术育种方式。

    “宇宙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所以每一次植物的种子、其他生物进入太空后,其基因变异的类型、频率是随机的、不可控的。正因为这种随机性,对育种家来说,每一次试验都伴随着失望和惊喜。”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刘录祥说。

    刘录祥告诉记者,太空种子的培育过程其实和常规育种的方式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变异来源上的差别。航天育种一般经过至少三到五年的筛选、淘汰和稳定化试验,从中选出一些育种家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有推广应用前景的品系,进一步稳定化以后,再经过至少两到三年的品种多点区域试验鉴定。区域试验表现优良的品系,还需要经过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或认定以后,这个品种才能去推广应用。

    那么经过基因诱变的太空种子和转基因有什么区别?是否安全呢?刘录祥告诉记者,从基因结构的改变来说,转基因技术是将一种生物基因引入到另一种生物中,从而使一种生物表现出另一种生物的性状,而航天育种只是利用宇宙辐射、微重力及弱地磁场等因素的诱导,使作物染色体产生缺失、重复、易位、倒置等基因突变。在正常情况下,植物种子产生自然变异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甚至上百年,而航天育种只是使这个速度加快而已,并不存在安全问题。

    太空育种增加了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和前苏联就已经把蔬菜、粮食作物的种子送上太空。此后俄罗斯宇航员在“礼炮号”、“和平号”空间站生活期间,曾经播种过小麦、洋葱等种子,但美苏把这项技术主要运用于宇航员的太空生活服务上。

    中国在1987年由我国第9颗返回式卫星把多个水稻和青椒品种的种子送入太空,这是我国作物种子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不过当时搭载种子的目的是想探索太空环境对生物遗传的影响,而科学家无意中发现上天的种子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变异,于是开启了我国利用太空环境育种的航天育种事业。

    在航天育种专家刘录祥看来,毛泽东1958年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依然是今天农业增产措施的不二法门。在我国资源环境有限的条件下,培育和推广良种是满足口粮、实现增产、保障粮食安全的一种最重要的途径。太空育种和传统育种相比,节约时间,并且对我国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创新性上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育种可能要经过长达十年的努力,才能得到一个适宜推广的新品种,而太空育种通过个别基因的改变,在3~5年就可以稳定下来,得到新品种。而正因为宇宙空间环境对基因诱变的随机性,送上太空的一百粒种子,可能只有几粒会发生“有利变异”,经过科学家的选择,他们有的在增产上表现突出,有的在抗病性上具有明显优势,无论怎样,在我国的种质资源库中,他们都是宝贵的成果。

    目前,航天育种在我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水产品、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都有成果,其中育成审定的太空农作物优良品种已达160多个。

    警惕商业炒作对航天育种食品的歪曲

    除了由于对航天育种的原理不了解导致的对航天育种食品安全性的质疑外,市场上也充斥着大量关于太空蔬菜营养价值的争论,有的蔬菜打着“太空蔬菜”的旗号,比一般品种在价格上高出好几倍。

    刘录祥说,商业炒作容易误导消费者,航天技术是我们对品种改良的一种手段,它和其他方法培育出来的新品种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功能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例如有些品种可能在某项微量元素含量上会表现出优势,但并没有夸张到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功效。此外,我们经常在科普活动中看到的超常规尺寸的蔬菜,其实也不用过于推崇,并不是个子大就是太空技术育成的,一些生物技术也可以培育出超大南瓜,而他们只不过是地面的常规品种。虽然新品种的推广需要宣传,但这并不意味着航天育种的品种就要贴上异样的标签。

    大多数的太空种子在增产上确实有优势,因此刘录祥提醒,太空种子是肉眼无法辨别的,农民想要试种太空种子,一定要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正规的研究单位去了解品种的真实信息,去购买那些通过国家或者省一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品种去种植,而且不要跨区域引种,了解品种的适用范围,可以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航天育种必须要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做坚强后盾,而拥有发射返回式航天器是航天育种最基本的前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航天育种研究的国家之一,对农业科研来说,它是现代生物育种的发展方向,也是将来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的科技成果将广泛运用并改变我们的生活。

    航天育种主要成果

    1、粮食作物:江西的“赣早籼47号”,浙江的“航育1号”,广东选育的“华航1号”,湖南省培育的“宇航2号”,福建的“Ⅱ优航l号”,广西选育的3个籼粳杂交组合等。小麦的航天育种已获得了矮杆、早熟、抗病、高产的太空l号和太空2号新品种。“太空5号”是利用航天技术育成并审定的第1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山东省烟台市农科所从1990年搭载的“鲁麦14”后代中选育出品质变优,产量提高的“烟航1号”和“烟航2号”。

    2、经济作物:黑龙江选育出“航天l号”大豆良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1994年在卫星搭载的油菜种子后代中获得了一株大荚型突变体,航天育种培育的“中芝11号”芝麻,江西农业大学培育的“赣棉12”棉花新品种、江西省广昌县白莲研究所培育的“太空莲子”等。

    3、园艺作物:我国自1987年开始搭载蔬菜种子,先后获得黄瓜、辣椒、茄子、番茄、莲子、花菜等多种高产优质蔬菜突变体,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新疆的哈密瓜经航空诱变后选出的优良品系表现抗性增强,成熟期提前,单瓜重量增加19%。

    4、中药材:1999年我国利用航天试验飞船搭载了灵芝、红花、柴胡、板蓝根、黄花等l9个药物品种,这些品种还在北京航天育种试验基地进行播种试验。

下一篇:昨天白天到夜间河北中北部出现降雪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