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贵州袁隆平":他培育了大家爱吃的"糯玉米"
2014-10-27  浏览:197

      近日,傅同良主任在乌当区下坝镇育种基地忙着选种。

      夏季贵阳,贵阳市民家的餐桌上总会端上一个“主打菜”——糯玉米。“糯而甜,清香可口,肉厚皮薄。”市民贾云霞说。

      别小看这小小的一道菜——糯玉米,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主任傅同良研究员,可是潜心研究了玉米杂交近30年。由他主持推广的筑糯1号、筑糯2号等17个糯玉米新品种,在我国南方13个省市区示范推广220多万亩,平均每亩比原种增收1000多元左右,累计使农民增收近21亿元。

      “让贵州农民成功脱贫致富,我们的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科研小组的刘先友如此说。

      同时,傅同良主持育成的5个普通玉米新品种,也在贵州、云南推广应用230万亩左右,共计增产玉米1亿公斤左右,使农民增收2.8亿元左右。

      傅同良,不愧被称为“贵州的袁隆平”。

      研究糯玉米源于小时候爱这一口

      日前,见到傅同良研究员是在乌当区下坝镇谷坝村玉米种植实验基地里,粗糙的大手、黝黑的脸庞,话语不多,透出黔地农民憨实的笑,他同记者心目中的“农业专家”形象,非常的吻合。

      实验基地的房子里,堆满了黄、白、紫等颜色的各种玉米,还有标记着数据的一包包种子,分门别类堆放在一个个箩筐里,傅主任打开一包,倒在手掌里,仔细观察,挑中后,在厚厚的表格本上记下数据,放在另一边。房间里一直静悄悄的,他和助手陈甫久、刘先友配合默契,无声、认真地进行着手中的工作,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12点,无声的状态让人感觉有点寂寥,直到老乡喊他们吃午饭。

      午饭中,记者终于和傅主任有了聊天的时间。“从1989年调入农科所,就开始了糯玉米的研究。”毕业于贵州农院作物遗传与育种专业的他说,贵州从明朝开始就有了种植糯玉米的历史,1908年还被美国牧师带到了美洲,因为粘性好,作为粘合剂的原材料,在西半球被广泛种植。

      “小时候在遵义老家经常吃糯玉米,口味独特,非常喜欢,印象深刻。”他说,贵州山势险峻,蕴藏着丰富的糯玉米品种资源,但产量低,品质不一。同时他又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粗粮的需求会增大,作为菜品和休闲食品的糯玉米,潜在的需求量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那时,贵阳市正在抓‘菜篮子’工程,除了潜在的市场前景,糯玉米种植还能让‘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朋友增加收入。”

      他毅然决然选择培育糯玉米杂交种作为研究方向。当天,三人团队完成1000多种玉米种子的组合选配,登记、核对了2030个数据,已是第二天的凌晨3点钟。

      “为了加快培育新品种的步伐,我们在海南建立了种植基地,这样可以多收种一季。”傅主任急于完成秋季选种工作,为了赶赴海南抢季试种。

      收集贵州本土糯玉米种源600余个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糯玉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省内更是一片空白。要培育出优良品种,“首先要收集优质种源,那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傅同良说,百姓爱吃,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造就了本省种类丰富的糯玉米,但品种都散落在民间,收集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开始的3年时间里,傅同良独自一人跑遍全省80多个县,收集了300多种地方糯玉米种子。

      傅同良回忆,有一天在修文久长采集种子时,听当地老乡讲,十几公里外的深山里还有一个品种不错,于是,他不顾疲劳,连夜赶到那儿。挑着几十斤的玉米,走在无人无灯的山中小道上,回到住处已经下半夜了!“为了一粒种子,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

      一年的大年初四,他坐着班车早早出发,沿着开阳、翁安、余庆、石阡、思南、印江、德江到沿河,行程1000多公里,“很多种子都藏在深山林中,靠一双脚踩着泥泞的小路,才有收获。”傅同良说,他那次走遍贵州东北部,收集了几十种种子。

      在遵义绥阳镇安坝村收集种子,返回的路途中班车抛锚,几十公里路程,他硬是背着100多斤的玉米走路到了遵义。来不及喘口气,听说桐梓又有了不一样的品种,傅同良寄存在火车站后,马不停蹄又出发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这几百种的不同品性的糯玉米,傅同良有了开发、研究糯玉米杂交高产新品种的底气,90年代初,他全身心投入了自己的科研中。

      20年来,他行程数万公里,跑遍贵州的山山水水,收集了地方糯玉米品种600多份,成为宝贵的种子资源。

      一个糯玉米新品种成功育种6至8年

      “玉米育种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傅同良告诉记者,种质资源鉴评、自交系选育、杂交组合选配、杂交组合鉴定筛选,一环都不能马虎、出错,否则会前功尽弃。

      一连串的“专有名词”让记者听得一头雾水,他又详细解释说,要育出一个品种,首先要经过七、八代甚至十几代的种植,然后选育出性状稳定的自交系,再经过两三年的杂交组配和鉴定筛选试验,又要两三年国家或省组织的区域试验,最后经专门机构的dna鉴定、品种分析、抗病毒性接种鉴定等多项指标达标,才能通过审定。“培育一个新品种,差不多六至八年的时间。”

      傅同良的科研工作全部在田土里,和农民一样劳作、辛苦。他和同事将收集来的数百份糯玉米品种资源,放在一起种植,对它们进行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籽粒大小、粒色、糯性、口感、生育期、抗病性等的观察鉴定,“那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育种的事情,一年365天都泡在各个试验田里。”

      在谷坝村实验基地,村民赵光龙的家就是傅同良的试验室、种子仓库。赵光龙十几年一直参与在培育工作中,已是半个“育种专家”,他说,傅老师就是一个农民,戴着草帽、穿着胶鞋,不管大太阳天还是下雨,呆在密不通风的玉米地里,授粉、观察品种,常常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整个人像是从水中捞出来一样。

      学生陈甫久说,玉米地里有一种“六角钉”的植物,被刺到皮肤红肿、痒痛难忍,傅老师每每下田自带一瓶蛋清,敷上去会马上消肿,解决了大家的“困扰”。

      1996年,傅同良终于培育出了他的第一个糯玉米新品种———筑糯1号。

      “皮薄、糯性口感较好,抗病、抗倒性较强,产量高,经济价值高。”专家给出了这样的评语。赵光龙试种结果,一般玉米每亩鲜产1000斤左右,新品种最高可达2000斤,“高兴坏了。”他回忆那次不寻常的种地经历。

      接着,傅同良又先后培育出“筑糯”系列糯玉米品种和筑甜1号甜玉米品种,让贵阳市民享受着各种口味的“糯玉米”!

      由此,傅同良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模”、“三农”模范人物等荣誉。

      田间架着锅儿推广“筑糯”新品

      “推广是一个耐心细致的工作。”傅同良把优良种子、种植技术的推广,等同于培育种子一样重要。他说,只有农民获得丰收,辛劳才没有白白付出。

      最早种植筑糯1号的赵光龙说,傅老师多次到田间指导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一季下来,收获了2000多斤玉米棒子,一上市,一斤卖到2元,2亩地一季收入了8000余元。从此,他不但自己扩大种植,还动员乡亲都种糯玉米。

      同样尝到甜头的乌当区东风镇魏明德说,傅同良经常会和他一起在田间架起锅儿,现煮现品尝,向周围乡亲推广新品种。

      “刚刚研制出来时,我在《长江蔬菜》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傅同良说,没想到引起广泛关注,收到全国各地农民朋友的100多封来信。傅同良不但一一回信解答,还回寄去种子,因邮件太多,邮递员还专门上门服务收邮件。

      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培育的新品种、并做到良种良法,每年傅同良都要带领同事们举办推广会,向种子经销商及种粮示范户推荐新品种,传授新技术。另外,他和他的团队培训农民上万人次,推广了农业科技

      10月21日,傅同良和往年一样,又到了海南,住在简易窝棚里,奔波在玉米地里。“直到种子收获,才能回家。这全为了缩短育种进程,种子加一代,人犹如脱了一层皮。”他在电话里说,一年之内,来回辗转于贵阳、海南三亚、云南元江等地之间,哪里最热就到哪里去。

      如今,越来越多的糯玉米品种种植,丰富了市民餐桌,也成了贵阳周遭农民的一条发家致富之路。而在这条开发的路上,今年56岁的傅同良,依然没有停止育种的步伐。

      本报记者刘辉文/图

      相关阅读

      傅同良先后在《中国农业科学》、《玉米科学》等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25篇,其中发表在《中国农业科学》上的《33个糯玉米自交系遗传主成分和距离分析》一文中,提出“糯玉米杂优遗传距离理论”,填补了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我国糯玉米育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年来,他收集、发掘、整理的1092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上交国家种质资源库,使贵州省优异的食用豆品种,得以保存下来,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进行研究开发利用。

      傅同良带领的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已达30多个,获得科技成果奖超过100余项,成为良种推广和品种成果转化的优秀单位。

下一篇:中国种业“好声音”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