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刘庆文的玉米吨粮梦
2014-09-24  浏览:197

      玉米模式攻关示范种植的成功,品种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单产达吨粮的玉米良种“宣宏2号”,是宣威农业育种工作者刘庆文通过30余年努力奋斗的结果。在肯定宣威市玉米模式攻关取得成功的同时,不能忘记这个在育种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刘庆文矢志不渝开展玉米育种工作,得从宣威的玉米种植情况和刘庆文与玉米的不解之缘说起。宣威市地处滇东北地区,全市农业生产以旱粮为主,是云南省旱粮生产大县(市),2012年种植玉米125万亩、产量4.17亿公斤,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54%。今年种植玉米130万亩,禾苗长势良好,可望又是一个丰收年。如此大的面积、如此高的产量、占如此份额的比重,玉米在宣威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然而,八十年代初,由于良种紧缺、水肥不足、科技滞后等,玉米平均产量仅在二、三百公斤左右,提高玉米单产和玉米品质,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和追求。就是这个时期,1981年,22岁的板桥镇农民刘庆文,由原曲靖地区组织到云南省农科院跟班学习,有幸参加了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室的玉米育种等工作,刘庆文跟随当时担任玉米室主任陈秉相学习,上午学习理论,下午进行田间实作,一年的跟班学习刘庆文开始热爱玉米育种工作。又过了一年,他再次被省农科院聘用为“科辅工人”,从1983年到1987年的4年间,他再次参与了省农科院开展的玉米新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种子生产、种植推广等工作,进入省农科院工作,并且每天都是与玉米打交道,为刘庆文长期从事玉米育种奠定了扎实理论功底和结下了深厚感情。

      当了4年“科辅工人”后,刘庆文于1987年回到家乡宣威市板桥镇,在家乡他在曲靖农科所玉米组组长倪映华的带领下,做起了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此后的岁月里不管风吹日晒、天阴下雨,作为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从试验地块的选择、品种排列、试验设计、田间管理、套袋授粉、单收单贮等各项具体工作,他都全部承担下来,日复一日的工作,搞育种、尤其在玉米授粉期间无论顶风冒雨、机械重复,都必须是一丝不苟。199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庆文与曲靖农科所合作,成功选育出第一个玉米良种“群单1号”。该品种在曲靖市范围内推广,由于具备丰产、优质、广适等特性,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当时推广面积就达15万亩,并逐年递增。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刘庆文被组织上调整调动到板桥镇担任党委宣传委员,后相继担任副镇长,虹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并于2007年调市农业局工作。尽管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热爱的事业发生了冲突,但是刘庆文始终没有放弃玉米育种工作,不管工作地域、工作环境的改变,或是从事领导工作,他自己总是矢志不渝、持之以恒坚持着自己深爱的玉米育种工作,除上班以外,他所有业余时间都全部投入到玉米育种事业上。刘庆文回忆说:那是2006年7月,当时担任虹桥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部门工作实在甩不开,但玉米育种正处授粉高峰期,为保证育种正常进行,一个月内他没有午休,晚上还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每天只能休息四、五个小时。自从爱上玉米育种后,像这样工作与育种相互冲突,又不得不两兼顾的时候实在是太多了。他继续介绍说:为了加快玉米育种进程,每年都到西双版纳、元江等地进行冬繁,几乎是星期五晚上出发,星期日又连夜返回宣威上班,并且所有费用都是自己出,有时一个月单油钱就是几千元。但是因为热爱,所以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只要育出群众喜欢的玉米,付出自己一生都值得。

      从1981年到现在,足足33年了,33年矢志不渝把玉米育种作为自己的唯一爱好,33年的风风雨雨,无论身在何处,刘庆文唯一与之割不断离不开的就是玉米育种,就是这样对玉米育种的痴迷与难舍难分,刘庆文选育的“宣宏2号”玉米新品种,在2012年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在曲靖市和相同海拔及相同生态区域地区推广种植,截至2014年“宣宏2号”玉米新品种已经推广种植5万亩,受到种植户的普遍认可。2014年8月22日,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道金荣、曲靖市农科院院长敖毅、宣威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展康等7人组成的专家组,在板桥街道下村居委会农业科技示范户樊献松家的地块进行产量实测,亩产量达1040.9公斤,创下宣威玉米单产的最高记录,该品种在落水镇雷家营连片种植,性状表现也十分突出。

      在宣威市农业局,刘庆文接受了记者采访,谈起玉米育种的酸甜苦辣,刘庆文这样认为:玉米育种是个充满希望与失望的事业,在玉米测交种观察中,每年都会看到几个有苗头的组合,但是下年在其它多点种植中又存在不足,让人失望;玉米育种要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加上长期辛勤劳动和工作积累,否则将是事倍功半;玉米育种同时具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作为一名育种工作者,选育出宣宏2号是一次机遇,是多方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成果的取得不是我个人的,属于所有关心支持育种工作的人。

      刘庆文作为一名普通的育种工作者,凭借自己在玉米育种工作上的真功夫,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玉米育种工作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果,相继选育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桥单2号”、“宣宏2号”玉米良种,并参与和配合自己的团队选育出了包括宣黄单系列的一批玉米优良品种,这些玉米良种在宣威乃至曲靖和周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为以玉米为主粮食增产增收奠定了扎实基础,其功劳正如他说的那样,是所有关心和支持育种工作仁人志士的荣誉。

下一篇:太原市玉米示范新品种丰收在望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