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作物的施肥特点
秋播作物一般都需要施用基肥,并且有较充裕的时间结合整地施用有机肥。因此秋作物施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以基肥为主 越冬作物的播前基肥和果树的秋施基肥,都是为了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和越冬前生长的养分需要,因此一般都必需施用基肥,并且要适时早施。肥料一般以有机肥为主或提倡施用有机肥,再配施适当的氮、磷、钾肥及必要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即使对下一年种植的马铃薯、春小麦等早春作物,也提倡这一年秋收后结合整地进行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和部分磷 钾肥。
与整地播种结合 适当深耕或深松土壤,可以为秋播作物根系生长和有机肥、化肥的肥效发挥创造有利条件。以冬小麦为例,秋施基肥要与提高整地、播种质量相结合,进行综合管理。生产上常有因整地、播种质量不好和施肥方法不合理影响了苗情,而错怪肥料质量有问题的事情发生,所以做好“三秋”管理也是搞好农化服务的需要。
备好肥料 整地播种需要有适宜的墒情,干旱的田块需要灌水或等雨择机播种;有机肥需要提前腐熟好,化肥需要事先选购好,以不误农时。有机肥的腐熟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应该做到这一季施用的有机肥在上一季堆沤好。国家在积极倡导结合测土施肥技术,配制和施用配方肥,为此更需要提前至少20天将各种相关的化肥准备好。
一些关键技术
适当深耕 秋收后适当深耕,提高整地质量,能够实现土肥相融,并避免种子悬空;在寒冷或干旱地区,特别是对春小麦、马铃薯等早春播种的作物,也提倡秋收后结合耕地,对有机肥进行春肥秋施,以缓解春季施肥难以深耕和容易散墒的问题。耕地并非越深越勤越好,在干旱地区,为保护土壤,提倡定期、适度深耕与免耕或少耕覆盖技术相结合。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应与播前整地密切配合;还田时注意土壤必需有适宜的墒情;每亩要额外加施3~5公斤尿素,以调节秸秆碳氮比,加快秸秆腐烂。否则微生物将与幼苗争夺水分和养分,出现“黄苗”甚至死苗。(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