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记者 缪翼
编者按:2011年3月22日,牡丹籽油被国家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13年10月1日更名为新食品原料);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里还有元宝枫籽油、茶叶籽油、杜仲籽油等。其实,入列国家新食品原料目录的物品还很多,特意提起这几种,是因为他们都源于一粒小小的种子。那么,原本一文不值的牡丹籽、元宝枫籽、茶叶籽、杜仲籽怎么就摇身一变成了宝贝,和国家新食品原料扯上了关系?本期《前沿》带您一起“长见识”。
新食品原料:
在我国新研制、新发现、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的食品。新食品原料应当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且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
新食品原料包含: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新食品原料不包括:
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新食品原料特点:
•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
•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新资源引发的争夺?油用牡丹亩收益四年涨了几十倍
自从2011年牡丹籽油被国家正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山东省菏泽市便开始有企业积极收购牡丹籽榨油,牡丹籽价格一下子从2010年的每公斤几毛钱飙升到如今的每公斤30元~40元。油用牡丹迎来了“春天”,成为抢手货。
每年8月初,正是油用牡丹结籽时。“此时,正是油用牡丹种植户们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种植基地每天要接待很多客户。”菏泽市牡丹产业化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油用牡丹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学湘介绍,“有的是来实地考察打算搞种子的,想要看看自己的土质等条件是否适合油用牡丹种植;有的是前来收购牡丹籽,准备回去炼油的。”
“油用牡丹经济价值极高,开发前景可期。”陈学湘说,“油用牡丹耐寒、耐旱、耐贫瘠,种起来省工、省时、投入低,种下后不用太多管理,并且产量高、出油率高、油质好,三四十年不换茬,可谓一次种植多年收益。”
据了解,目前,我国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近100多万亩,牡丹籽年产量达5785.5万公斤,全国有牡丹籽油加工企业10余家,牡丹籽油年加工能力1587.6万公斤。油用牡丹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甘肃、陕西等11个省,其中山东省菏泽市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46万亩,聊城也在短短几年间将油用牡丹种植面积发展到8万亩左右。
农民心里有本账
油用牡丹种植户王先生给我们算了笔经济账:按照当前的数据,油用牡丹第三年收益每亩地可产250公斤果荚,这些果荚能打下50公斤牡丹籽,牡丹籽市场收购价为每公斤30元~40元,收益1500元~2000元。进入第五年稳产期之后,如果管理得当,每亩油用牡丹产量可保持在300公斤~400公斤,收益最高可达1.6万元。
“每年4月中旬到7月初是油用牡丹的开花期,7月初到8月初是牡丹籽的采收期。很多植物的种子是良好食品的原材料,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而牡丹籽的采摘绝对是件‘技术活儿’。”陈学湘介绍,“牡丹籽不科学采摘的问题在现实中普遍存在,势必会阻碍油用牡丹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各地严把质量关,杜绝尚未成熟的牡丹籽流入市场。”
牡丹籽能榨油?稳产期出油率18%左右
据陈学湘介绍,牡丹籽油富含蛋白质、锌、钙、镁、磷及维生素群、类胡箩卜素、氨基酸、多糖和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2%以上,其中α-亚麻酸占42%以上,是茶籽油的18.2倍,橄榄油的139.5倍,葵花油的9.3倍,玉米油的69.8倍,花生油的104.7倍,大豆油的6.2倍,菜籽油的4.98倍。其多项指标超过橄榄油,被油脂权威检测机构专家赞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2011年3月22日,国家卫生部批准牡丹籽油为国家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成为市场新贵;2013年,《牡丹籽油》企业标准出台,全面规范了牡丹籽油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检验方法等各项指标;稳产期牡丹籽出油率18%左右,每亩产油50公斤~70公斤。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牡丹籽油产业竞争力在未来必将得到巨大提升。
算笔粮油供需账
据专家初步估算,按每亩牡丹可以产油50公~70公斤,如果将油用牡丹推广到6000万亩,5年内可解决国家50%的食用油进口依赖,15年后我国80%的粮油将不再依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