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商务网
www.chinaseed114.com
[记者手记]农户维权亟待快速通道
2014-07-01  浏览:159

  【记者手记】农户维权亟待快速通道

  齐兴福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千古不变的谚语。而如今,由于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打而不绝,使得辛苦了大半年的农户“种瓜得豆”,甚至颗粒无收。

  种下的是娃娃菜,长大了却抽薹开花——最近发生在榆中县的这事,农户无疑遭受了损失。

  先遭受田间损失,后遭遇维权难——从近年来一系列的伤农、坑农事件来看,这似乎成了一个共性的问题。

  为什么?首先,农户怕的是时间耗不起。

  “不是说我们掏不起6000元的鉴定费,我们怕的是劳民伤财。”采访中,一位农户这样说。

  农户的话不无道理。冯秀珍等人遭遇问题种子后,一边找相关部门反映,另一边又急着铲除第一茬,赶种第二茬,“时间紧张,没法等有关部门来取证”。取不了证,维权自然难。

  其次,缺少维权“带头人”。一个多月来,冯秀珍等人找种子站、找县政府、找信访局,但最终又回到了种子站。“每次,大家都一起去,一起协商”,最终没有一个成形的统一意见。这其中,没有人愿意站出来带头通过种子鉴定或是司法程序解决问题,因为“大家都忙、怕麻烦”。

  另外,相关部门的监管、协调力度有待加强。从此次事件来看,农户反映问题后,榆中县种子管理站立即行动,先后多次前往实地调查,省上以及兰州市种子管理部门也曾前往榆中调查。但监管部门除了协调,更多的则是“建议”:建议农户进行种子鉴定,建议农户走司法程序……

  显然,对于维权意识不强的农户来说,这些“建议”是苍白的。

  以往假农资伤人,堪比假药。眼下,我国的药品监管制度已经比较完善,一旦怀疑药品有问题,执法部门会立即出动,进行调查、鉴定,很快就能得出结论,继而进行打击处理。那么,农户遭遇问题农资后,有没有一个更为快捷的通道替他们维权?农户缺乏维权“领头人”,相关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能否替他们“出头”,而不是一味地由农户自己盲目地四处奔波?

下一篇:温州市:种子商家狸猫换太子 赔了夫人又折兵 上一篇:《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