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 2014年04月28日 07 版)
河南省方城县推广的小麦品种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导致该县大量农户今年夏粮严重减产,事件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笔者深入采访了解到,目前的种子市场鱼龙混杂,专家提醒,选种子一定要分辨是否适宜在当地种植,避免种子“水土不服”影响收成。
河南省西平县农业局副局长李万祥对笔者说,今年,西平县某村一些农户接受了经销商推广的一外省小麦品种,因当地自然条件不适宜该品种生长,导致大量减产,亩均只有几百斤。而在西平县的高标准粮田里,由于统一使用了县农业部门主推的适宜品种,夏粮亩产都在千斤以上,再次获得丰收。
“小麦比玉米‘娇贵’,品种的区域选择性较强,在品种不适宜的地区种植很难获得高产,甚至严重减产。”李万祥说。
笔者调查得知,眼下的种子市场,除了政府和农业部门主导的推广品种外,各路经销商也四处推广其品种。受利益驱动,经销商常常出现超审定区域推广的情况,或是虚假宣传随意夸大产量。此外,一些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也介入到种子推广经营活动中,影响了行业市场的规范管理。
李奎是河南省泌阳县种粮大户,承包了几千亩土地。他对笔者说,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一旦选错了品种就会损失惨重,但一般农民种几亩地,选品种时往往掉以轻心或是随大流。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雷振生告诉笔者,一个新品种要在各地推广,需经过省审或国审,通过国审的品种还要在省审后种植才行,严禁超出区域推广。他提醒广大种植户,在选择品种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品种说明书,看看当地是否在审定区域内,避免“水土不服”带来严重损失。
任振宇张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