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双交会”首次亮相东北地区
首创品种室外种植展示区 万名种子经销商现场观摩
本报记者 宋修伟 施中英
9月26日~27日,以“交流、合作、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于吉林省长春市农业博览园举办。这是全国种子“双交会”首次亮相东北地区,对种子企业开拓东北市场意义重大。本届种子“双交会”旨在为种业企业、经销商和科研育种单位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创新,共谋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持续丰收提供保障,为推进农作物种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现代种业强国提供支撑。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全国种子“双交会”最突出的特点有三个:
一是首创品种室外种植展示区。为加速品种创新、加大新品种宣传推介,本届展会在展馆毗邻区设计了占地50亩的杂交玉米品种种植展示区,将集中展示企业近年来新通过国家(或省)审定、已进入国家(或省)试验程序的品种和苗头组合共170个,适宜区分别覆盖了我国黄淮海和东北、华北所有区域。室外种植展区将与展会同时同地亮相,大会发布了本次种植展示的技术总结报告,并组织万名种子经销商进行现场观摩。这是本会的最大亮点。
二是论坛和信息发布权威性高。会上开展了关于《种子法》修订、种业政策导向、国内种业发展及国际种业动态等方面的讲座;公布了我国杂交玉米品种现状及其选育方向、2013-2014年度全国杂交玉米种子供需形势分析等内容的行业权威报告;国内知名专家做了关于种子营销的讲座等。
三是参展参会种子企业层次高。本次“双交会”是在我国杂交玉米的主产区东北举办,全国的知名杂交玉米种子企业和区域性的特色玉米种子企业都参展。开幕式上举行了今年农业部有关部门评定的56家“中国种业骨干企业”授牌仪式,全国排名前56名的种子企业悉数亮相。
据悉,本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主展区在25000至30000平方米之间,展位数700-900个,参展企业300个左右,参会企业1000家以上,参会人3万以上。参展对象以种子企业为主,同时有大量科研育种单位、相关技术应用企业(种子加工、检验、包衣、计量、包装等企业)参展。此次到会参展和交易的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油菜及蔬菜等各类农作物新品种达500多个,各种优良农产品、新型农业机械、检验设备、种衣剂、农药、加工设备、防伪包装、植物生产调节剂等新技术(设备)800多种(项),签订意向性购销合同、协议及品种转让、新技术交易等近100项,交易额达1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