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语录
我在农村长大,学的是农学,干的是育种,可以说天天跟农民打交道,深知农民的辛苦与不易。能为他们多做点什么,让他们多得点实惠,甚至从此富起来,是我的心愿与期望,所以我愿意把自己培育的良种与技术,无偿传授给他们。
天津北方网讯:季核亮在农民眼里是个有本事的“能人”,他多年研究培育出的芹菜、菜花、大白菜等蔬菜新品种,不仅品质优良、产量稳定,而且还能提早收获、抢先上市,让农民的实际收益明显提高。如今,在季核亮指导帮助下,靠繁育良种提高了收入、改变了生活的农民,不下两万人,他们或在云南、山东偏远的山村,或在河北、四川贫困的乡间,或在津城区县及他自己的老家,不管在哪,只要种下季核亮交给他们的种子,就会有稳定而丰硕的收获……
为采访这位“能人”,6月18日记者专程到北辰西堤头镇季庄村,希望零距离了解感受制种专家季核亮的风采。没承想,站在面前的他,平头、黑脸、手粗、嗓门大,身上哪也找不出带“彩”的地儿,乍看像农民,仔细看更像农民。“我就是农民。”那刻,季核亮“嘿嘿”一笑,露出本质中的淳朴与执著,这也许就是他能实现自己梦想的根本所在。
回乡当农民
季核亮出生于北辰区西堤头镇季核村,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唯有他虽然长得还是“土娃子”样儿,但脑瓜儿却特灵,起小农活没少干,淘气捣蛋的事儿也没少干。让家人记忆最深的是,季核亮十来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让他帮着叔叔铡草,叔叔铡他往里续。干活时他心不在焉,惦记着别耽误了评书广播时间。眼瞅着时间到了,他一手往刀下送草,一手去开收音机,这一分神他没及时抽回手,而叔叔又没及时发现,于是悲剧发生了,铡刀从他右手食指的第一关节处落下。手伤得这么重,还能考试吗?学校老师关心地问,季核亮咬牙试了试,但手疼得他根本握不住笔。最后,学校破例让他免考。
正如冰心所说——淘气的男孩儿是好的。用父母的话说,一刻也闲不住的季核亮,在1989年高考时,却轻轻松松地考出了489分的好成绩。他的这个成绩,在当时可选择的大学不少,同学们羡慕地说这可是“鲤鱼跳龙门”的机会,无论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都别跟“农”字沾边。其实,他也这么想过,但他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自己必须选择在本市且免交学费的农、林、地质、矿大学。这样的大学天津只有一所,即当时的天津农学院。就这样,别无选择也无须选择的他,扛着简单的铺盖卷儿,成了天津农学院制种专业的大学生。
也许是学院看出了季核亮身上某种适合农科研究的潜质,也许是看中他那种不怕吃苦的品质,读大二时,老师主动找他,希望他毕业后留校任教。“我不爱动嘴爱动手,不喜欢墨守成规的岗位,喜欢创新发展的工作。”当时季核亮没犹豫,心里的想法脱口而出,老师无不惋惜地摇摇头。1993年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某研究所,在别人看来这个岗位对他既是专业对口,又可学以致用。季核亮也曾这样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按惯例研究所承担课题任务的,一般不是博士也是硕士,像他这样只有本科学历的人,工作跟科研基本不挨着,所以他在研究所干的主要工作是推销,就是把所里研究生产出的蔬菜种子推销出去。
季核亮对记者说,如果不是自己对所学专业难以割舍,原来单位提供的真是一份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工作,体面、轻松、稳定、无风险。可是九年过后,他越来越呆不住了,单位工作越轻松,他回家就越睡不着觉,时常在心里问自己:难道一辈子就这么“混”下去?而且他还感觉自己离心中崇拜的人物,如袁隆平、侯锋越来越远,如果再继续下去,他就再也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再也找不回自己跟土地、种子之间那种相知相通的感觉。
看得出,季核亮是敢想敢做也敢当的人,2002年,他递交了辞呈,把自己的人生路归零重起。说实话,搁别人谁也不会轻易放下无忧无虑的“金饭碗”,然后再回农村过土里刨食的日子。即使自己想过,家人也断然不允许,况且那时他怀里有不足三岁的孩子,身后有几十万需要每月还款的房贷。“你是不是疯了?你要是那么愿意种地,还上什么大学!”老爹指着他脑门问,妻子只流泪不说话。可以说,自打他毅然决然辞职回乡后,很长一段时间家里的气氛因他而紧张压抑。但即使如此,他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说,丢掉“金饭碗”顶多苦一阵子,放弃追求得悔一辈子。只要潜心研究、不怕吃苦,甭管脚下的路多艰难多漫长,一定是条通向成功的大道。
走进黄土地
季核亮的创业是从选育西芹新品种开始的,因为他了解到当时国内种植的芹菜品种,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开始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品种退化了,农民辛辛苦苦忙活种出来的芹菜,就没市场或卖不上价,久而久之农民没有种植的积极性,自然影响到市民的生活需要。所以他说,选育出新的好的蔬菜品种,既有益于农民也益于市民。
既然是选育,就要看得多走得远,多中选优,精中选纯,才能好上加好地培育出优良品种。那时,季核亮天南地北哪都去,云南尤其去得多,因为那里气候条件特殊,物种丰富,是对种子进行科学观察、培育的好地方,他经常在云南山里的老乡家一呆就是几个月。此时,他搞选育研究,一没国家的科研经费,二没老板的赞助资金,用的全是自己的积蓄。可想而知,处处他都得将就。住宿哪最便宜住哪,经常不知道哪晚曾与蛇共眠。他说他知道的只有一次,那天他刚上床,听见“啪嗒”一声,屋顶有什么东西掉下来,赶紧坐起身,伸手想摸桌上的手电筒,没承想却摸到一个光滑滑冷冰冰的东西,不由地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心里祈祷千万别是眼镜蛇。结果偏偏就是眼镜蛇,所幸的是他抓到了手电筒,看清是眼镜蛇后,手疾眼快用木棍把它挑到了屋外。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季核亮终于选育出十多个品种,可以在基地批量种植了。云南元谋是他设立的基地之一,元谋因最早出现古人类而闻名。人们都知道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植物的天堂,却不知这里老百姓的淳朴与守信,尽管这里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仍然把诚信看得大于天。对此,一直在这里选种育种的季核亮心知肚明,他感激这片神奇的土地,也相信这里的农民。于是,这里几百户农民因此受益,季核亮为他们提供种子,而且从播种、栽培到授粉、结籽的日常管理,他全手把手地教,确保农民有种有收。
吴云汉是元谋县文史馆的普通工作人员,妻子在家务农。他工资不高,还有两个读中学的孩子。孩子学习很好,老师多次找到吴云汉,说他的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苗子”,是学校重点培养对象。按说这对吴云汉而言,该是莫大的欣慰,但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对同事说:“两个孩子一起读大学,我哪供得起呀!”就在这时,他得知季核亮在这里设制种基地,马上和妻子一起找到季核亮,表示自家的四亩地可以作为制种基地。“欢迎,没问题!”季核亮马上答应。“可是……别人都是一家子忙活。我平时要上班,只有妻子一人干。”见季核亮这么痛快,吴云汉觉得自己也应实话实说。季核亮看出了吴云汉的忐忑,但又为他的实诚所感动,他笑了,说:“大哥,您甭担心,班该上上,地里的活儿我可以抽空帮一把。”事就这么定下来了,从此只要有空,季核亮一准去吴家转转,有问题解决问题,有活儿帮着干活儿。有季核亮热情相帮,吴云汉周六周日赶回家忙活,吴家地里的苗长得一点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吴家当年就获利,每亩地收益比原来大大提高。他逢人就说,多亏有制种基地,我可以供两个孩子读大学。孩子前途有保障了,家里生活条件也改善不少。现在我又开始存钱,准备盖新房……
其实,在季核亮的制种基地,受益的农民很多。他告诉记者,种子每公斤收购价400块钱,如果一亩地收5公斤,收入就达2000元。事实证明,制种可为基地农民增加三分之一的收入,累计增收4500多万元。
造福于农民
十年飞逝,只在弹指间。三年夯实基础,七年勤奋钻研,季核亮带领团队研究培育出的花椰菜、黄瓜、芹菜等42个蔬菜品种,已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雪剑一号”菜花、“天宝”黄瓜等品种的性价比,甚至超越了现有日本同类品种,不仅一直行销国内的辽宁、山西、新疆、山东等29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还远销到我国周边的十几个国家。
采访中季核亮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他研究培育新品种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造福于农民,让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可以换来更大更高的收益。比如,他研究培育的“雪剑一号”菜花良种,“父本”是他从福建地方品种中选育的,经过五年变异、分离、提纯、复壮等系列研究培育,不仅果实外观漂亮——花白如雪、叶直如剑,而且具有较强的耐热和抗湿性。但更重要的是,“雪剑一号”菜花比普通菜花种植和收获时间早半个月,也就是说“雪剑一号”是每年露天种植上市最早的菜花。由于上市时间早,外观品质好,这季抢先菜花每斤可卖到两元左右,远远高出后来上市的菜花价格,农民仅凭这季菜花每亩就可增收2000元。
季核亮告诉记者,对农民来说要提高收益,良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严格把控种植时间。所以,每当新品种上市前,他都要召集种子经销商培训,要求他们对购买种子的农民详细讲解种植时间与要领,对农民生产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尽管如此,还是很难避免问题的发生。比如,有一次某地农民购买了“雪剑一号”后,没按要求时间播种,结果没挣反赔。农民气呼呼地找到经销商,非说种子是骗人的,大闹经销部。季核亮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说:“尽管是种植时间问题,但农民辛辛苦苦不容易,把种子钱退给他,另外再给他一些补偿。”“为什么?”有人不理解,认为错在农民,季核亮没必要这样做。今后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多了,你补得过来吗?别给自己找麻烦,即使这个农户将来不买你的种子了,还有那么多人争着要。不管别人怎么阻止,最后季核亮还是补偿了这位农民的实际损失。他说,损失几百上千块钱,对公司来说不伤筋骨,但对一户农民,可能就是个大窟窿。
了解他的人说,这些年季核亮没少干这样的“傻事”,但他越“傻”,跟他干、买他种子的农民越多……(本报记者周莲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