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日报 》( 2013年06月24日 05 版)
农民日报《现代种业导刊》编辑部:
我承包着河北省望都县中韩庄乡柳陀村小麦种子繁育基地的2000多亩种子田。
这个繁育基地距今已有25年了,主要种植省农科院、石家庄市农科院研制的最新小麦品种,和从山东引进的良星66原麦种,年产优质麦种270多万斤,已成功繁育了20多种新品小麦,并在定州、安国、博野等保定市27个县(市、区)推广种植。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小麦产量是每亩不到400斤,后来提高到500多斤,再到600多斤、800多斤,现在亩产超过1000斤了,总共上了5个台阶,这其中,小麦良种的贡献功不可没。我认为,要想得到纯质麦种,必须做到“四化”:品种区域化、管理专业化、加工机械化、保管精密化。
品种区域化,基地繁育的麦种主要有石新828、石新733和济麦22,今年还加育了一个新品种——石新633,对不同品种采取了分片种植,明确相关片区责任人;管理专业化,从小麦种植到储存,基地严格按照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除虫、统一收割、统一储存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并配备了12个望远镜,彻底去除繁育过程中出现的杂穗劣种;加工机械化,从播种到收割,从加工、清选再到分装,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保证了种子质量;保管精密化,麦种入库后至8月的高温高湿时段,要对仓库的窗、门缝隙用塑料薄膜、报纸、浆糊等进行过细的密封工作,并选有丰富经验的投药员,每隔10天就投放磷化铝熏蒸剂来杀虫灭菌,还利用专业的水分含量检测仪,坚持半月进行一次麦种水分监测,使麦种安全贮藏。
繁种必须大面积、专业化,种子加工设备需要进一步改进,精确度还要进一步提高,防止出现碎粒、带皮粒等劣种。同时,还要搞好种子市场监督管理,杜绝乱繁乱制现象,防止发生假包装、侵权等行为。
河北省望都县中韩庄乡柳陀村王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