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赤峰4月17日电 家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南庙村的高玉琴家的玉米也没有卖出去。高玉琴说,自家玉米没卖呢,收玉米的一般都不过来收,要是卖不出去,就放着了,放到啥时候价格上去,啥时候再卖,价格上不去卖了就得赔钱了。化肥、种子、人工往死了贵,玉米一斤七毛八毛的,卖了根本不划算。受经济形势和气候环境等条件影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部分地区出现玉米滞销。据初步统计,待售粮食近70亿斤,目前当地政府正采取措施帮助百姓解决粮食滞销问题,促进春耕生产。
据赤峰市商务部门介绍,今年的玉米收购价,环比下降7%,同比下降15%,农民惜售情况比较明显。
玉米卖不出去,也给当地一部分农民朋友春耕生产带来一定影响,特别是一些种粮大户,资金积压,小额贷款又解决不了问题。为此,农业发展银行赤峰市分行目前已经开辟绿色通道,投入储备粮食贷款9亿多元和粮食购销贷款4亿元,全力支持秋粮跨年度收购。与此同时,赤峰市目前正积极寻找对策,在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等地启动临储收购,帮助农民解决囤粮问题,促进春耕生产。
据了解,玉米滞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玉米销售情况受经济形势影响,需求不旺是主因。其次,前几年玉米收购的价格较高,刺激收购价格一再攀升,农民期盼价格上扬,惜售不卖。但价格走低后,农民们又不舍得脱手,导致玉米囤积。再次,年前的几场大雪,对粮食收割、晾晒、脱粒等均有很大影响,而运输也成为难题,致使农民们的玉米滞销。目前,除了赤峰市的玉米加工企业根据各自的需求,收了一部分玉米之外,做贸易的企业,由于看不到利润,纷纷停止收购。当下,赤峰市出现农民惜售,但是又没有贮藏条件的危险局面。
目前,赤峰市政府针对当前玉米销售不畅的情况,正在积极协调,针对农民余粮较多的实际,积极为粮食收购企业创造良好环境,提高企业购粮、销粮的积极性。为了切实解决农民卖粮难,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滞销的问题,今年赤峰市还将采取提高粮食收储能力,推进粮食产业,打造粮食品牌等一系列措施,认真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力争在赤峰南部、中部、北部分别建立一个与品牌相对应的粮食生产基地。积极推动主食产业化,满足城乡居民口粮供应和口粮质量,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红山、松山、大板物流园区以及喀喇沁旗、翁牛特旗粮油等重点园区和专业粮油市场的建设,筹建高标准粮食物流园区。(李富 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