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广大农户和种子经营企业对科技创新认识的提高,新品种大量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品种选育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品种审定(认定)工作和种子市场繁荣的同时,也确实一度出现了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给农民选种造成困惑。为此,瓜州县种子管理站从2013年开始初步建立四项制度,规范农作物品种管理。
(一)初步建立审定品种公示制度。一是下发一封公告,公布我省审定及国审适宜我县的农作物品种名录及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发放张贴至每个种子销售网点和乡镇村组,提醒农民购种应注意的事项,指导农民安全购种。二是实行新品种审定(认定)公告。国家、甘肃省品种审定(认定)公布后,及时下发文件,向全县种子经营企业和农户公告适宜推广的新审定品种的名录及特征特性。
(二)初步建立品种退出制度。实施品种退出机制是防止未审定品种、假冒侵权品种、套用老品种名称进行销售的根本性措施。为此,我站在执行种子准入制基础上制定了《瓜州县农作物品种退出管理办法》。2013年以来,已累计退出棉花、蔬菜、蜜瓜等各类农作物品种24个,实现了品种的动态管理,有力的打击了假冒侵权行为的发生。
(三)初步建立品种使用指导制度。每年的种子销售之前,我站都要及时讨论制定下发《瓜州县农作物品种使用宣传手册》,确定县域内各片地区的农作物主推品种和搭配品种,包括棉花、小麦、玉米、蜜瓜、葵花等作物品种,指导农民科学选购品种。
(四)初步建立科技培训制度。在每年种子经营开始前,都要举办种子经营从业人员的培训班,对种子经营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训,从而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同时,我们还通过阳光工程、科技之冬、文化科技三下乡等活动,通过电视、广播、农业科技信息网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科学选种用种知识,普及良种良法配套使用和技术,努力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品种的能力,为广大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技术支持。